形成標志與精髓要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更加重視充分發揮法治在治國理政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法治中國的實踐進程中,高度重視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法治理論建設,形成了觀點鮮明、體系完整、內涵深刻、主線清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更加重視充分發揮法治在治國理政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更加重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和法治體系建設。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門作出《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對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我們黨提出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其中,全面依法治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保障,與全面深化改革如車之兩輪,共同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事業滾滾向前;全面依法治國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一起,作為三大戰略舉措都是為了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戰略目標,它們一個都不能少。這就賦予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前所未有的歷史使命和實踐價值。
“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法治是發展的可靠保障。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設法治經濟和法治社會,把經濟社會發展納入法治軌道。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各領域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顯提高。人權得到切實保障,產權得到有效保護。
我們黨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法治中國的實踐進程中,高度重視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法治理論建設,形成了觀點鮮明、體系完整、內涵深刻、主線清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的基本標志和精髓要義,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概念;深刻闡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核心要義;全面闡述了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深刻回答了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關系的問題;明確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明確規定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明確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本原則;明確提出了法治工作的基本格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抓手和基本任務;明確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一系列新觀點新論斷新理念;構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體系框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