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中國經濟崛起需防止陷入四種狀態

2016-08-10 14:09 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我有話說
2016-08-10 14:09:32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作者:責任編輯:李貝

  防止國民經濟陷入被動軍事化

  第一,一個新的大國崛起,必然會打破既有的大國格局,引發利益激烈沖突。在沒有經過調整和適應的國際秩序約束框架下,這種沖突會依照邏輯演化把國民經濟推向軍事化,其結果可想而知。國民經濟軍事化是帝國主義時代的大國崛起邏輯,中國不奉行帝國主義,不會按照這個邏輯行事。可是別的國家不這樣想,如果依照這個邏輯對付中國,這樣麻煩就來了。

  第二,中國的大國崛起之路遇上了自上個世紀以來最大的世界經濟危機,眼下這場危機帶來的后果還在持續發酵之中。依據歷史經驗,大危機之后是大治理,但同時也是極端主義勢力崛起之機。為應對極端主義勢力崛起,各國都會較之以前強化國民經濟安全,國民經濟軍事化的可能性上升。

  第三,中國大國崛起與蘇聯大國崛起有一個相同點,就是在意識形態和社會經濟制度方面都不同于西方主流社會。過去美蘇兩大陣營對峙將雙方都帶入了國民經濟軍事化。今天,勞動力資源被軍事行動占用的意義已經大大降低,但經濟資源被軍事行動占用依然是值得關注的。應當明確,國民經濟軍事化不是中國大國崛起的選項,但是如何避免外部勢力強加在中國身上的國民經濟軍事化卻是選項。

  談起中國近四十年的高速經濟增長歷程,人們總是提到中國抓住了人口紅利、改革紅利和全球化紅利。這三個紅利對中國的確是大禮包,但是不能忽略第四個紅利:和平紅利。自1979年以后中國再也沒有遇上過戰爭,這與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之前三十年打了五場戰爭形成對比。改革開放之后,中國主動調整了國家戰略,大規模裁軍,將國民經濟資源集中到建設和民生。在國民經濟基礎充分夯實之后,再適時加強國防建設,補軍事短板。這條先經濟后國防、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相協調之路是有效的。最近幾年來中國國防建設投入較大,但還是屬于補課性質。近期中國在東海和南海與周邊國家利益發生沖突,在“一帶一路”建設上還會遇到沖突,但是盡力用外交和平方式解決應是首選,軍事只是一種威懾和備選。兵者,兇器也,應避之。面對挑釁,能夠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是大智慧,由此可以確保中國崛起任務的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①鄭永年:《中國崛起:重估亞洲價值觀》,北京:東方出版社,2016年1月。

[責任編輯:李貝]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