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時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先后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為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奠定了理論和制度基礎。
“兩山論”這一重要論述,充分表達了我們黨和政府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心,體現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國家建設和發展方面的新理念和新思路。關于“兩山”思想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論述:
一、習近平總書記的 “兩山”重要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其任職浙江之時。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考察時,首次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述。2006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的演講中,再次深刻論述了“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之間關系的三個階段。十年來,“兩山”重要思想已形成了一套科學完整的理論體系,成為我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導思想,極大地影響和改變了我國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
二、“兩山”重要思想的一個核心理念是“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不是對立的,而是相互交融、相互促進的,這也正是“兩山”重要思想的一個創新之處。偏離生態學規律、通過破壞生態環境換取經濟發展的發展方式是不可持續的。
三、實現“綠水青山”的重要基礎之一就是植被恢復。植被是實現“綠水青山”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物質基礎。為實現“綠水青山”,急需加強植被科學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基礎研究,優化植被結構與功能,科學的保護、恢復和利用我國的植被資源。
四、對廣大生態學工作者而言,“兩山”重要思想的提出,不僅是一個令人振奮的重要事情,也為相關學科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舞臺。踐行“兩山”重要思想,除了需要中央到地方的政策支持外,還需要生態學與生態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地理學、資源管理科學等多個學科的理論支撐。我們所面臨的很多生態環境問題是前所未有,很多問題的解決難以單純依賴現有的理論框架,因此需要生態學、環境科學等學科在理論與方法上的創新。
總之,“兩山”重要思想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的一次深刻闡釋,體現了黨中央在國家建設和發展方面,尊重生態規律、實現保護生態與發展生產力有機統一的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