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將“兩彈一星”文化傳承永遠

2016-06-27 12:36 來源:學習時報  我有話說
2016-06-27 12:36:44來源:學習時報作者:責任編輯:趙偉露

  作者:張翔

  在“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在隆重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之際,回顧“兩彈一星”偉大功績,重溫“兩彈一星”偉大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0世紀下半葉是極不尋常的時期。當時,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為盡快增強國防實力,保證人民安居樂業,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經過無數人的不懈奮斗,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對地導彈飛行爆炸成功,1966年7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的前身第二炮兵正式成立,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1980年5月18日,我國向太平洋成功發射第一枚洲際導彈……中國人以超人的膽識和智慧,完成了人類文明史上勇攀科技高峰、建設強大國防的壯舉。

  “兩彈一星”實踐的現實意義

  “兩彈一星”鑄就了共和國的核盾牌,奠定了我國國防安全體系的基石。新中國成立后,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實施全面的封鎖和打壓,多次對我實施核威脅。“兩彈一星”為我國戰略核力量的建立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武器裝備保障,促進了我國戰略威懾體系的形成。我軍核反擊能力的建立和發展,極大地提升了我國的國防實力。

  “兩彈一星”深刻影響國際戰略格局演變,塑造了中國嶄新的大國形象。“兩彈一星”的研制成功,使中國的戰略能力顯著提升,我國國際影響力明顯加大,國際地位顯著改觀。中國重返聯合國、中美蘇三角關系的形成、與美國、蘇聯等大國關系正常化等一系列重大外交進展得以實現。

  “兩彈一星”對我國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也為向科技創新型國家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兩彈一星”等重大國防工程的實施,使我國建立起現代意義的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電子等工業部門,開辟了相關高新技術產業,使冶金、機械、化工、材料等一批傳統工業部門取得較大程度的技術進步,促進了國民經濟由農業國向工農業大國的邁進。同時,依靠自力更生發展起來的“兩彈一星”事業,也為我國進一步向科技創新型國家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兩彈一星”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等制度優越性,也為我們富國強軍留下了寶貴經驗。“兩彈一星”作為新中國最尖端的國防戰略工程,所取得的每一個重大進展,都是依托全黨、全國、全軍之力取得的。在統一領導、統一規劃下,組織國防科技工業和全國有關科研、工業部門的力量,互相協作,聯合攻關,凝練出富國強軍的寶貴經驗,是自力更生發展國防科技事業的必由之路,也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具體體現。

  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新發展

  當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正在深刻改變著國際社會的政治、經濟面貌,也正在深刻改變著軍事斗爭的面貌,并引發了軍事領域一系列革命性變化。武器裝備呈現信息化、智能化、一體化的趨勢,各種武器裝備聯結為一個有機體系,遠程攻擊能力大大增強,打擊精度空前提高,殺傷力成倍增長。世界新軍事變革發展的強勁勢頭,對我軍質量建設和軍事斗爭準備提出了嚴峻挑戰。正因為如此,我們必須堅持從國家戰略利益出發,主動順應世界發展大勢,把中國特色新軍事變革的戰略取向與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和“能打仗、打勝仗”的根本要求有機融合,才能在未來的博弈中立于不敗之地。

[責任編輯:趙偉露]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