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中國故事需要形成合力
《中國社會科學報》:回顧歷史、立足現實、面向未來,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新征程中,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切實增強國際話語權?
歐陽雪梅:增強國際話語權對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意義重大。中國在全球政治、經濟、安全各方面的國際事務中,正在實現由參與者向積極引領者的歷史性轉變,但是,西方主導國際社會話語,雖然不少有識之士對中國發展給予了客觀評價,但針對中國的各種負面炒作聲不絕于耳,使中國國際形象嚴重失真,給中國的和平發展和現代化建設造成了極大困擾。
增強國際話語權,構建話語體系,這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前提。話語的背后是思想。在解讀中國實踐、構建中國理論上,我們應該最有發言權,但實際上我們在國際上的聲音還比較小,還處于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的境地,我國發展優勢和綜合實力還沒有轉化為話語優勢。習近平總書記率先垂范,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國際話語。他倡導中國的義利觀、命運共同體、新型大國關系、共建“一帶一路”等重大理念和戰略,提出了“全人類共同價值”新觀點等。《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是解讀中國實踐、展示中國思想的范本,自2014年9月面向全球發行以來,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
講好中國故事,需要形成合力。必須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抓住媒體變革的時機,建設好媒體平臺,保證對外傳播的有效覆蓋和工作效果。推進中外人文交流機制化和常態化,堅持文化交流與文化貿易并重,完善多邊文化交流機制,積極參與國際文化規則制定,參與全球文化治理和文化產品供給,擴大我國對外文化貿易和投資,增加文化產品的國際市場份額。發揮好智庫在對外傳播中的獨特優勢,團結國際知華友華人士,一起來講好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