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意義與途徑

2016-06-24 09:14 來源:人民日報  我有話說
2016-06-24 09:14:41來源:人民日報作者:責任編輯:李貝

  作者:國家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 馬建堂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深刻把握我國經濟發展大勢作出的戰略部署,是“十三五”時期的發展主線,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適應后國際金融危機時期綜合國力競爭新形勢的主動選擇。深化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認識和理解,對于推進“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新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堅持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駕馭經濟工作的能力不斷提高,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認識也在不斷升華。1979年,鄧小平同志提出“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打破了片面理解姓“社”姓“資”的思維模式,把市場經濟看作發展生產力的方法手段。1992年,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明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是我們黨進一步深化對政府與市場關系的認識、根據實踐發展要求作出的新的理論表述,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新階段,面對發展中的新矛盾新問題,我們黨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深入認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深刻把握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推動黨的理論隨著實踐發展而不斷創新。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論斷,基于我們黨對經濟發展新階段趨勢性特征的科學認識,認識、適應、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式和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是新時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科學指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綜合研判世界經濟形勢和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優化調整,是解決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突出問題的有力舉措。經濟發展新常態、新發展理念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重要思想形成有機整體,是對新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系統升華。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側重解答實際問題,是針對我國宏觀經濟供求關系變化作出的戰略決策。過去,我國宏觀經濟供求矛盾主要表現為供給短缺,需要擴大生產規模;隨著發展水平提高,現在我國宏觀經濟供求矛盾主要表現為部分產能過剩和部分需求得不到有效滿足并存,需要供給和需求更好匹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使我國供給能力、供給質量和供給結構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不斷升級和個性化的物質文化與生態環境需要。這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也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新發展。

[責任編輯:李貝]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