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 馮顏利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關鍵節點,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鍵在于抓好抓實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促使其推動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成為人們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最基本的價值遵循。
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是培育核心價值觀的鮮活載體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想被人民大眾廣泛了解、認同和踐行,必須與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緊密結合。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是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重要載體。當今,要想在13億多中國民眾中培育核心價值觀,必須接地氣、連民心,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正是接地氣、連民心的鮮活載體與鮮活實踐。
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只有以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有力抓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才能落地、生根、發芽,不斷繁榮與發展。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機遇前所未有,但面臨的風險與挑戰也前所未有。尤其是在社會精神生活領域,傳統價值觀與現代價值觀、中國價值觀與西方價值觀、資本主義價值觀與社會主義價值觀之間交流交融、交戰交鋒,社會價值取向日趨多元化、分散化、對立化,主流價值觀正面臨失位、失語、失效的挑戰。大力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本意圖在于重塑人民大眾的價值信仰、價值信念與價值自信。沒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作為抓手,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可能走彎路,甚至落俗套、失實效。
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打造核心價值觀傳播新生態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匯聚齊心協力促改革、同舟共濟謀發展的社會正能量至關重要。以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規范化活動為抓手,積極打造核心價值觀傳播新生態,有利于創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與踐行的良好生活情境與社會氛圍。
打造核心價值觀實踐傳播新生態。深入開展文明單位、文明社區、文明村鎮、文明景區創建活動,在組織領導、工作制度、方案設計、責任分工、督導測評等方面下功夫、出實招。例如,北京市朝陽區把志愿服務作為培育與踐行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平臺,加強志愿服務隊伍建設,完善志愿服務管理制度、項目運作模式和評價激勵機制,拓寬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群眾參與面,各項活動的成效就很顯著。
打造核心價值觀文化傳播新生態。充分發掘傳統文化、地域文化和社區文化的內涵意蘊,以豐富多樣的民間藝術、民間習俗和文化活動為載體,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常態化。具體而言,充分發揮平面公益廣告、宣傳標語的比較優勢,實現核心價值觀全區域覆蓋;在各種文化節等文化活動中融入核心價值觀元素,提升文化活動的精神境界。
打造核心價值觀教育傳播新生態。以年輕一代的核心價值觀教育為重點任務,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整合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地區教輔中心,健全區、街鄉、社區(村)三級家庭教育工作網絡,建立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網絡教育四位一體的核心價值觀教育體系,起到細雨潤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