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多長算是長”:論史詩的長度問題

2016-06-22 14:12:25來源:《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作者:責任編輯:李萍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民族文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朝戈金

  內容提要:史詩是文學中最重要的文類之一。在如何界定史詩的問題上,國際學界一直眾說紛紜。雖然主流工具書都指明史詩是長篇敘事詩,但多長算長篇,沒有形成一致意見。20世紀最有影響的史詩研究家勞里·杭柯認為,所謂長篇的標準應該至少達到1000詩行。筆者結合運用口頭詩學理論和中外田野研究材料,論述了設定這一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進而認為,形式上詩行的多寡,并非是認定史詩的核心尺度,史詩內容諸要素才是鑒別的關鍵。

  關 鍵 詞:口傳史詩/長篇敘事詩/口頭詩學/史詩定義 

  當被告知成立“倫敦史詩講習班”①的消息時,阿瑟·威利(Arthur Waley)說“每當想到史詩,我就想它們都是多么的各不相同”。[1]這是有感而發的話。從事史詩研究的學者大都同意,史詩是個內部差異巨大的文類,給它下定義頗為不易。

  發行量可觀、影響很大的《牛津簡明文學術語詞典》中“史詩”詞條是這樣表述的:

  史詩是長篇敘事詩,以崇高莊嚴的風格歌頌一個或多個傳奇英雄的偉大功業。史詩英雄往往受到神的庇護,甚或是神的傳人。他們總是在艱苦的旅程和卓絕的戰爭中表現出超人的能力,常常拯救或者締造一個民族——例如在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公元前30~20),乃至拯救整個人類,如彌爾頓的《失樂園》。維吉爾和彌爾頓所創作的詩歌被叫作“次生的”(secondary)或者文學的史詩,它們是對更早的“原生的”(primary)的或者叫傳統的荷馬史詩的模仿。荷馬的《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公元前8世紀)則來自口頭吟唱的史詩傳統。這些次生之作吸收了荷馬史詩的諸多技巧,包括對詩神繆斯的吁請,“特性修飾語”(epithet)的使用,對眾英雄和對手的“詳表”(listing)式形容,以及“從中間開始”的結構(至于史詩傳統的其他手法,見“史詩明喻”,“程式化”和“史詩手法”等)。盎格魯—撒克遜史詩《貝奧武甫》(公元8世紀)是一篇原生的史詩,就如今天所知歷史上最為古老的巴比倫史詩《吉爾伽美什》(公元前3000年)一樣。在文藝復興時期,史詩(也稱“英雄詩歌”)被看作是文學的最高形式,因而成為創作的范本,如意大利塔索的《被解放的耶路撒冷》(1575)和葡萄牙卡蒙斯的《盧濟塔尼亞人之歌》(1572)。其他重要的民族史詩還有印度的《摩訶婆羅多》(公元3或4世紀)以及日耳曼人的《尼貝龍根之歌》(公元1200年)。史詩的場面宏大,因此該術語也被引申用來指長篇小說或氣勢恢宏的歷史小說,例如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1863-1869)。某些場景宏大的英雄題材或歷史題材的電影也被叫作史詩。[2]

  再看看更為專業的工具書?!镀樟炙诡D詩歌與詩學百科全書》中,“史詩”詞條占據了這部大開本百科全書的13頁之多。該詞條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歷史,回顧了從古至今的史詩現象,第二部分是理論,主要介紹了“古典和亞歷山大時期的希臘”,“古典拉丁和中世紀”,以及“文藝復興到現代”三個階段的主要理論建樹。該詞條給出的核心定義是:“一部史詩是一首長篇敘事詩,描述一個或多個史詩英雄,并關注某個歷史事件,如戰爭或征服,或展示作為某文化中傳統和信仰核心的英勇探險或其他神奇功業?!盵3]在2012年面世的該百科全書第四版中,核心定義被修改為:“一部史詩是關于英雄行為的長篇敘事詩歌:敘事意味著它講述一個故事,詩歌表明它以韻文體而非散文體寫就,英雄行為則被各個傳統的詩人們一般解讀為對英雄所歸屬社區而言有重大意義的英勇行為?!盵4]

[責任編輯:李萍]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