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虛用第五》,王卡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第18頁。其實文子也說“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見《文子·自然》),可見他也認同老子的說法,不過文子在繼承老子這一思想的同時,又有所發展和變化。
(21)《文子·精誠》,李定生,徐慧君:《文子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90頁。
(22)《文子·精誠》,李定生,徐慧君:《文子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93頁。
(23)《文子·自然》,李定生,徐慧君:《文子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29頁。
(24)《文子·上義》,李定生,徐慧君:《文子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64頁。
(25)《文子·道德》,李定生,徐慧君:《文子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93頁。
(26)張松輝:《論老子禮學思想》,《中國哲學史》2005年第5期,第25-30頁。
(27)《莊子·馬蹄》,[清]郭慶藩:《莊子集釋》,王孝魚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第336頁。
(28)《莊子·在宥》,[清]郭慶藩:《莊子集釋》,王孝魚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第367頁。
(29)《管子·心術上》,[漢]劉向校,[清]戴望校正:《管子校正》,長沙:岳麓書社,1996年,第266頁。
(30)《管子·牧民》,[漢]劉向校,[清]戴望校正:《管子校正》,長沙:岳麓書社,1996年,第1-2頁。
(31)《老子·三十八章》,王弼:《老子道德經注校釋》,樓宇烈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第93頁。
(32)《文子·自然》,李定生,徐慧君:《文子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07頁。
(33)《莊子·天道》,[清]郭慶藩:《莊子集釋》,王孝魚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第468頁。
(34)《文子·下德》,李定生,徐慧君:《文子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55頁。
(35)《文子·上仁》,李定生,徐慧君:《文子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07頁。
(36)《文子·自然》,李定生,徐慧君:《文子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07頁。
(37)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第2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