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文子·道德》,李定生,徐慧君:《文子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93頁。
②《老子·四十章》,王弼:《老子道德經(jīng)注校釋》,樓宇烈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第110頁。
③《老子·五十二章》,王弼:《老子道德經(jīng)注校釋》,樓宇烈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第140頁。
④《老子·六十七章》,王弼:《老子道德經(jīng)注校釋》,樓宇烈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第170頁。
⑤徐復(fù)觀:《中國人性論史》,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5年,第212-213頁。
⑥《老子·三十六章》,王弼:《老子道德經(jīng)注校釋》,樓宇烈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第89頁。
⑦《文子·道德》,李定生,徐慧君:《文子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93頁。
⑧《文子·道德》,李定生,徐慧君:《文子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93頁。
⑨《管子·內(nèi)業(yè)》,[漢]劉向校,[清]戴望校正:《管子校正》,長沙:岳麓書社,1996年,第337頁。
⑩《鹖冠子·王》,黃懷信:《鹖冠子匯校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201-204頁。
(11)《莊子·讓王》,[清]郭慶藩:《莊子集釋》,王孝魚點(diǎn)校,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第988頁。
(12)《文子·下德》,李定生,徐慧君:《文子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54頁。
(13)《孟子·滕文公上》,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259頁。
(14)《禮記·曲禮》,[漢]鄭玄注,[唐]孔穎達(dá)正義:《禮記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9頁。
(15)《老子·三十八章》,王弼:《老子道德經(jīng)注校釋》,樓宇烈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第93頁。
(16)《文子·下德》,李定生,徐慧君:《文子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55頁。
(17)陳戍國:《中國禮制史(先秦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9-15頁。
(18)《荀子·禮論》,梁啟雄:《荀子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253頁。
(19)《荀子·禮論》,梁啟雄:《荀子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260頁。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guān)于光明網(wǎng) | 報網(wǎng)動態(tài) | 聯(lián)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wǎng)郵箱 | 網(wǎng)站地圖
光明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