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論《文子》的禮學思想

2016-06-22 13:03 來源:《湖南大學學報》  我有話說
2016-06-22 13:03:45來源:《湖南大學學報》作者:責任編輯:李萍

  二、禮的起源

  道家認為,遠古時期無知無識、懵懂蒙昧的狀態是人類最理想的狀態,人們無欲無求,生活簡單,沒有紛爭和不滿,因此也就不存在仁義禮樂對人的約束,所謂“氣蒸乎天地,禮義廉恥不設,萬民莫不相侵暴虐,由在乎混冥之中也”(12)。天地之間一團和氣,人和萬物都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由自在的生活,在這樣的世界是不需要禮的。那么,禮又是什么時候產生以及為什么會產生呢?這個問題在先秦時期就引發了大多數哲學家的思考。孟子就說:“(人)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圣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13)《禮記》也認為:“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是故圣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于禽獸。”(14)在儒家看來,禮是圣人制定的,目的是規范人的日常人倫,使人和禽獸區別開來。禮的產生標志著人類脫離了一般動物的行列,是人類進步的表現。不過道家并不認同此種說法。老子就說過:“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15)禮的世界距大道流行的理想世界已經好幾個層次,禮的出現說明人與人之間的忠誠信任已經很少,也意味著人世間各種禍亂已經到來,這不是人類的進步而是人類的倒退,不是人類的福音而是人類的災難。《文子》繼承了老子的這種思想,認為禮是人類社會發展到末世的產物,“及至世之衰,用多而財寡,事力勞而養不足,民貧苦而忿爭生,是以貴仁。人鄙不齊,比周朋黨,各推其與,懷機械巧詐之心,是以貴義。男女群居,雜而無別,是以貴禮。性命之情,淫而相迫于不得已,則不和,是以貴樂。”(16)隨著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人類日益失去自身美好的天性,而轉向對外在物質世界無限制的追求,這種對外物無止境的追逐帶來了因物質不夠引起的爭奪,為解決這種矛盾和紛爭,于是仁義禮樂都出現了。因此,在《文子》看來,禮的出現是人類社會墮落的產物,是為了糾正人類社會出現的各種弊端而產生的。

  陳戍國先生曾探討過禮的起源,他贊成禮的起源多元說,“禮源于宗教,禮源于交換(包括Potlatch),禮緣情、欲而制,禮以義起,禮起于俗,都自成一說,因為它們各符合禮制史的部分實際。”(17)《文子》認為禮起源于道德不能發揮作用、人類失去自身美好淳樸天性的時候,可作為禮起源多種原因的一個補充。不過究其最終原因,似可勉強歸入情、欲說,因為人在純樸無為的本性失去后,各種欲望就產生了,因欲望產生的爭斗只能以仁義禮樂這些不得已的最末手段加以約束。當然最理想的狀況是民復于善,反其性初,但既已至衰世,則這種理想的世界道家認為是一去不復返了。

  儒家的荀子關于禮的起源倒與《文子》有相似的看法,《荀子》說:“禮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乎物,物必不屈于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18)荀子認為人天生就有各種欲望,欲望無窮導致對外物的爭奪,而禮起源于對人類紛爭的限制和平衡。不過荀子也認為禮的出現是人類進步的表現,所以他又說:“禮者,人道之極也。”(19)

[責任編輯:李萍]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