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巴特堅持“剽竊說”,他認為馬克思恩格斯是從只有他們知道的不出名歷史學家或者經濟學家那里偷竊了歷史唯物主義。桑巴特在為紀念馬克思·韋伯而編輯的兩卷本論文集《社會學主要問題》中發表了文章《社會學起源》,在這篇文章中他指出,這個不出名的學者是格拉斯哥大學法學教授約翰·彌勒。馬克思恩格斯抄襲了彌勒的著作《關于社會等級差別探討》中的觀點。事實上彌勒在書中只是敘述事實,基本不談社會制度,“彌勒根本不了解社會階級的意義。他只知道等級和階級的差別,雖然在他的書中的某些地方論及了財富對社會地位的影響,但是依舊用舊的方法,解釋形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在于有產的社會成員比較弱的社會成員更有身體優勢,他沒有覺察到階級形成的經濟因素”所以唯物史觀與彌勒在他的著作中論述的觀點有著根本區別。只需要考證馬克思恩格斯寫作《德意志意識形態》之前閱讀了那些書,就可以弄清楚他們創立歷史唯物主義時受到哪些思想的影響。《德意志意識形態》是論戰性質的作品,書中引用的費爾巴哈的論文原載在1845 年春天或者初夏出版的一期《維干德季刊》上,因此《德意志意識形態》的寫作最晚從1845 年秋天開始。如果能弄清楚,1845 年秋天之前馬克思是否讀過彌勒的書,就可以證實《德意志意識形態》所闡述的理論是否受到彌勒著作的影響。梁贊諾夫考證了1845 年秋之前馬克思讀了那些書,證實馬克思在寫作《德意志意識形態》之前沒有讀過彌勒的著作《關于社會等級差別探討》,而是在寫完《德意志意識形態》多年之后閱讀過這本書。所以彌勒的理論不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來源,也不存在馬克思和恩格斯剽竊他的思想的可能性,桑斯特的“剽竊說”是不成立的。“共產共主義的直接譜系是從巴貝夫的《平等者的密謀》經過邦納羅蒂到19 世紀30 年代布朗基的革命團體,接下來通過德國流亡者受到他們啟發成立的‘正義者同盟'”——‘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前身——而與代表它起草《共產黨宣言》的馬克思和恩格斯連接起來。”思想不是思想家的抽象創造究其根源是時代和歷史環境發展的產物,這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歷史唯物主義的誕生亦如此。
總之,邁爾關于梁贊諾夫自詡是《德意志意識形態》手稿的“發現者”的觀點是不成立的,梁贊諾夫沒有夸大自己對于收集和整理《德意志意識形態》手稿的貢獻。反而是梁贊諾夫基本完成了手稿的收集、整理、重建和《費爾巴哈章》的出版工作,從而奠定了《德意志意識形態》版本學和文本研究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