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心態作為對待世界的一種精神趨向,總是表現為人對外部世界、外部現實的相對穩定的精神形態。人對一定時期的現實,包括自己的生活處境的把握和認識,總是包含確定的內容,人的價值趨向也具有相對穩定性。與之相聯系,心態不同于偶然的意念或一時的心理波動,而呈現比較穩定的特點。
然而,心態又是可以轉換、可以改變的。心態轉換的根源,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理解。一是外部現實的變化。這種變化既包括自身處境的改變,即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個體自身的境遇得到某種改善,或者相反。處境的變化常常會影響個體心態:如果個體處境呈上升形態,則心態往往呈現積極的趨向;反之則容易走向消極。從更廣的意義上說,公正社會秩序的存在或闕如,也會影響個體的心態。當外部社會環境體現了公正的社會要求,個體權利得到充分保障,個人既有發展的機會也有發展的空間或前景時,個體的心態更容易獲得正面的內容;反之,缺乏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則往往對人的心態產生負面影響。
心態轉換的另一側面,關乎個體自身精神世界的提升,涉及社會教育、個體自身的實踐、修養、涵養等。在同樣的社會境遇中,具有不同精神境界的個體,往往會形成不同的心態。當外部環境不盡如人意時,一些人可能會產生消沉、不滿的心態,另一些人則可能進一步堅定改良社會的信念,形成積極樂觀的心態。心態的以上差異,關乎精神境界的高下。與之相聯系,如何通過個人的自我涵養、自我修養不斷提升自身的精神世界,進一步形成具有正面意義的心態,是討論心態問題時難以回避的問題。
四
心態作為一種社會性的意識,植根于一定社會現實,并涉及多重社會關系、社會角色。心態的發生首先關乎自我與社會、自我與他人之間的關系。心態總是在與他人的現實交往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其內容與個體自身在社會中所占據的地位難以分開。在社會中,有些人可能處于弱勢地位,常常容易形成某種失落的心態;反之,當個體在一定的社會共同體中的地位優于其他個體時,往往更容易形成所謂成功者的心態。但如果缺乏交往、比較的對象,相關的心態便無從形成,這一事實也從一個方面體現了心態的社會意識特點。
個體在社會中的不同處境,大致可以區分為順境和逆境。對于個體心態來說,在處于以上兩種境遇時,都面臨如何自我調節的問題。處于順境之時,從消極方面來說,應當做到“富而無驕”,防止產生過分的自我優越感或驕橫心態;從積極方面來說,則應該有一種“兼濟天下”的胸懷。身處逆境時,從正面來說,需要有“獨善其身”的境界,保持積極向上、自我完成、自我提升的精神和志趣;就消極方面而言,則應避免由失落、不滿走向怨恨他人、敵視社會。以上心態調整與個體適應社會的過程相一致,對社會的和諧與有序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心態同時涉及利和義的關系。心態包含對現實的感受,這種感受說到底關乎名和利。處于逆境中的人容易心懷不滿,甚至心理失衡,這種失衡最終也根源于名和利。從心態調整的角度看,如何合理處理利和義的關系問題,對個體來說無法回避。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個體的權利常常變得更為突顯,維護個體的正當權益,是社會實現公平正義的基本要求。但同時,也應避免一味追逐名利,甚至不擇手段去謀取個體利益。孔子在肯定“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的同時,又強調“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這種“富而可求”則為之、“不義而富且貴”則視如浮云的觀念背后,蘊含著對待義和利的合理心態。
進一步看,心態問題還涉及淡泊和進取的不同人生取向。淡泊主要表現為儒家所肯定的心態,相關的心態在道家那里呈現為知足,在佛教那里則展現為放下(所謂“一切放下”)。與淡泊、知足、放下相對的是進取、不知足、更上層樓。心態的調節,同樣關乎以上不同人生取向的定位。過分強調淡泊、知足、一切放下,常常會抑制進取、奮斗、創造的精神;過分執著于不知足,則在實踐中容易以合目的性壓倒合法則性。同時,相對于一個人已經取得的成就和達到的成果而言,他的理想目標總是會顯得相對遙遠,二者之間的距離往往容易引發個體的失落感。這里,如何在淡泊、知足、一切放下與進取、奮斗、創造的精神之間把握適當的“度”,對于形成健全的人生取向和心態,同樣十分重要。
心態問題對個體來說同時涉及開放寬容和現實批判之間的關系。開放寬容意味著接受不同的意見,以健康的心態對待他人、對待社會等。現實批判則意味著拒絕隨意地去迎合他人或在生活中隨波逐流。開放寬容和現實批判之間的關系,與前面提到的人心與世界的二重關系具有對應性:如果說,開放寬容體現了人心適應世界的這一面,那么,對現實的批判可以看成是改變現實、讓世界適應人心的引申。
綜合起來看,社會心態既是一種社會意識,又體現了個體的精神取向。在心態背后,一方面存在著社會現實、社會關系;另一方面又隱含著個體精神世界、個體精神境界。與此相應,在研究社會心態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考察、把握心態背后多樣的社會關系、社會現實,這種考察可以從社會學、心理學、哲學等不同學科的角度展開;另一方面,從個體精神世界的角度看,在心態的引導轉換過程中,自我的涵養、境界的提升,同樣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