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在“上海市馬克思主義論壇暨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與馬克思主義新發展”研討會上,上海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章忠民認為,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體現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新氣象,翻開了新的篇章。
秉承不斷探索的作風
章忠民表示,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對馬克思主義發展的貢獻,體現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高度自覺,提出了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同時也體現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正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和全面從嚴治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指引下,整個社會秩序井然有序。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發展還體現在“接地氣”、“摸著石頭過河”與“頂層設計”的有機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與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是一脈相承的。”在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高國希看來,這是因為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遵循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兩個基礎——真理性與道義性。真理性即堅持尊重人類社會歷史運動規律的唯物史觀,道義性則表現在聚焦于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重視文化、倡導文化、運用文化,這構成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鮮明文化風格。與會專家表示,這種文化風格通過政治理想、執政觀念、思維特征、文化追求,表現出一種文化特質,折射出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戰略取向和精神實質。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區別于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標志,必須旗幟鮮明加以堅持。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孫熙國對此尤為認同,他認為這一講話為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勾勒出學術話語體系建設的時代命題。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就是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站在中國人民的立場上做學問,思考中國問題、解決中國問題,只有立足實踐,以中國方案解決中國問題,才能實現真正的創新。
推進研究與闡釋
如何推進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研究與闡釋?與會學者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者不僅要結合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從學理層面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闡釋清楚,還要多讀馬克思主義經典,多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經典,此外還要跟蹤學科前沿,努力做好專業研究。
與會學者同時提出,相關研究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問題導向”的鮮明特點。緊密結合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強化“問題”意識,找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行分析研究,進行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的教育。研究者要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為指引,走出校門、走出書齋,到實踐中多做調查研究,增強對實際情況的了解,既總結實踐中的好經驗,又研究現實中的重大問題,把第一手的資料、鮮活的素材應用到教學和學科建設中去。
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燕爽表示,“今天,我們之所以強調要深入學習、研究、宣傳和闡釋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就在于這一思想在理論上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有助于我們繼承弘揚好黨的優秀傳統,有助于我們黨應對各種風險和考驗,也是我們總結借鑒國內外治國理政經驗教訓得出的深刻結論。”
會議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上海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主辦,上海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中國社會科學報記者 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