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代玲玲
應用型人才該如何培養
——安徽新華學院“三個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
圍繞地方性、應用型辦學定位,形成“四注重、四突出”的人才培養思路
2000年創辦、2005年升本的安徽新華學院,是一所在高等教育大眾化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時代背景下發展起來的民辦高校。在辦學過程中,該校較早確定了地方性、應用型的辦學定位,將根植地方、融入地方、服務地方,作為生存發展的基礎;將培養應用型人才,增強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和水平,作為創建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的首要任務和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根本途徑。
該校按照“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要求,提出了“四注重、四突出”的人才培養思路,即: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突出德育為先;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注重職業生涯教育,突出社會適應能力培養;注重分類培養和因材施教,突出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努力培養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具有職業素養、創新精神和發展潛力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
堅持開放式辦學,構建“三個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
在“四注重、四突出”的人才培養思路指導下,安徽新華學院堅持開放式辦學,構建了“三個三位一體”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即:“學校、企業、研究機構”三位一體的育人主體、“通識課程、專業課程、職業生涯課程”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學、用、創”三位一體的培養方式。
形成“學校、企業、研究機構”三位一體的育人主體。作為安徽省應用型高校聯盟的發起單位之一,該校積極促進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成立了產學研合作教育委員會,建立相應機制,與行業企業、科研院所搭建合作平臺,在聯合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合作開發應用型課程、共同建設“雙能”型師資隊伍、共建實習實訓基地、培養應用型人才等方面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教育,充分發揮了學校、企業和研究機構三方育人作用。
構建“通識課程、專業課程、職業生涯課程”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通識課程”旨在培養具有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本知識、通融識見、辯證思維、博雅情懷和高尚志趣的高素質人才;“專業課程”旨在培養在某一個專業領域具有扎實基礎和較強應用能力的專門人才;“職業生涯課程”旨在培養具有較強生涯規劃意識與技能、較高職業素養、較強社會適應能力的人才。該校通過課程設置、實踐教學環節安排及其他育人活動,將通識課程、專業課程和職業生涯課程相互銜接,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構成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
探索“學、用、創”三位一體的培養方式。“學”就是學知識、學技能、學做事、學做人,這是人才培養的基本途徑。該校采取多種措施,引導并要求學生在課堂學、在實驗室學、到企業學、到社會中學,培養學生端正的品行、健康的身心、扎實的基礎和較強的發展潛力。“用”就是學以致用,以用促學,以用促能,它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該校通過強化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社會實踐等環節,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創”就是創新訓練、創業訓練和創業實踐,它是安徽新華學院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重要舉措。該校大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廣泛開展學科與科技競賽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師課題研究,搭建創業孵化平臺,鼓勵大學生開展創新創業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該校構建了包括“素質拓展訓練、實驗教學、實訓教學、課程設計、實習教學、畢業論文(設計)、社會實踐、應用與創新”八個模塊的實踐教學體系,將“學”“用”“創”有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