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實踐媒體黨性與人民性的統一
黨性與人民性相統一,既體現著無產階級政黨不同于資產階級政黨的根本屬性,也是黨和國家媒體的基本特征,在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長期實踐中,本是長期堅持的基本觀點。
早在革命戰爭年代的1947年1月11日,我黨在重慶國統區辦的機關報《新華日報》刊發題為《檢討和勉勵——讀者意見總結》的編輯部文章,文中寫道:“由于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人民的政黨,它代表的是中國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它的一切政策是完全從人民的利益出發的,因此,《新華日報》也是完全站在人民的立場,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就是說,《新華日報》是一張黨報,也就是一張人民的報。《新華日報》的黨性,也就是它的人民性。《新華日報》的最高度的黨性,就是它應該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的生活斗爭,最大限度的反映人民的呼吸和感情、思想和行動。”新中國成立后,1956年7月1日,《人民日報》改版,黨中央明確批示:“《人民日報》應該強調它是黨中央的機關報又是人民的報紙。”
上世紀80年代前后,在反思“文革”的過程中,“人民性”被一些人曲解使用,以人民性為旗號否定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黨性原則,認為“黨有時也會犯錯誤”,而人民永遠正確,以此反對新聞事業是黨的喉舌的性質,企圖擺脫黨對新聞事業的領導。此后很長一段時間里,人民性遂成為了一個諱莫如深的話題。
習總書記2013年8月19日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重提黨性與人民性關系問題,他指出:“黨性和人民性的關系本來是一個有著明確答案的問題,現在反倒成了一個復雜而敏感的問題。”對此,他強調:“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堅持黨性,核心就是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站穩政治立場,堅定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堅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他還指出,做好新聞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要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根本問題。
黨和國家的理論和實踐充分說明,黨性和人民性具有一致性和統一性。黨性是立足于全黨而言的,人民性是針對全體人民,雖然兩者屬于不同范疇,但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因為我們黨始終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兩者的關系是意識形態領域導向的重大問題,也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重要內容。只有處理好兩者的關系,宣傳輿論工作和新聞傳播活動才能有明確的方向、穩定的立場和正確的新聞理念。
“從宣傳思想工作特質來分析,只有堅持黨性,宣傳思想工作才有明確的立場和指向;只有堅持人民性,宣傳思想工作才能獲得活力源泉和動力根基,才能反映人民心聲、直面大眾關切。”新聞傳播活動必須統一黨性和人民性,既堅持黨的領導,又以人民為中心。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堅持黨性原則,最根本的是堅持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同時還要“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變成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及時把人民群眾創造的經驗和面臨的實際情況反映出來”。在新聞傳播活動過程中,既要需要堅持黨對媒體工作的指導,又要樹立起“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把引導和服務群眾結合起來,才能獲得政治正確和人民滿意的新聞作品。
在新聞示范方面,有機統一中央與地方、全局與局部、整體與典型、大政與細節、發展與穩定等內容,讓新聞傳播活動既擔負起向群眾宣傳黨和國家政策主張的職責、當好“播放器”,又履行反映人民心聲的職能、當好“收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