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倮碚摲矫娴南嚓P討論,可參見成伯清《時間、敘事與想象——將歷史維度帶回社會學》,《江海學刊》2015年第5期。
?、谇礀|:《項目制:一種新的國家治理體制》,《中國社會科學》2012年第5期;黃宗智、龔為綱、高原:《“項目制”的運作機制和效果是“合理化”嗎?》,《開放時代》2014年第5期。
③周雪光、練宏:《政府內部上下級部門間談判的一個分析模型——以環境政策實施為例》,《中國社會科學》2011年第5期;陳家建、張瓊文:《政策執行波動與基層治理問題》,《社會學研究》2015年第3期。
?、躉i,Jean C.,“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World Politics,1992,45(1); Qian Yingyi,and Barry R.Weingast,“China’s Transition to Markets:Market-Preserving Federalism,Chinese Style”,Journal of Policy Reform,1996,1(2).
?、葜茱w舟:《地方政府“公司化”的雙重效應》,《文化縱橫》2009年第6期。
?、拗茱w舟:《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我國省級政府對災荒的反應和救助研究》,《社會學研究》2003年第2期。
⑦折曉葉、陳嬰嬰:《項目制的分級運作機制和治理邏輯——對“項目進村”案例的社會學分析》,《中國社會科學》2011年第4期。
⑧付偉、焦長權:《“協調型政權”:項目制運作下的鄉鎮政府》,《社會學研究》2015年第2期。
?、狁T軍旗:《中縣干部》,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
?、膺@些非正式社會關系的性質,如果其中存在著支配關系的話,既非完全的傳統權威類型,也不是現代的法理型支配,相比較而言,更接近傳統一些,詳見本文后面的論述。
(11)趙騫、彭忠德:《三十年來我國古代官箴研究述論與展望》,《中國史研究》2009年第4期。
(12)周飛舟、王紹琛:《“農民上樓”與“資本下鄉”:城鎮化的社會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2015年第1期。
(13)孫立平、郭于華:《軟硬兼施:正式權力非正式運作的過程分析》,《清華社會學評論》2000年特輯。
(14)周飛舟:《差序格局與倫理本位:從喪服制度看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原則》,《社會》201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