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塞耶斯從馬克思主義人性論角度對功利主義的批判

2016-06-20 10:00 來源:《馬克思主義研究》  我有話說
2016-06-20 10:00:35來源:《馬克思主義研究》作者:責任編輯:李萍

  3.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人性與歷史的雙重開放是一個時代性的大問題,塞耶斯對功利主義目的論的反思,在人性與歷史辯證統一的基礎上對共產主義的理解、對未來的人性的開放思考無疑是有益的嘗試,但同時也留下了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思考。

  首先,如何理解共產主義。塞耶斯堅持認為,歷史與人性、事實與價值是辯證統一的,其統一的基礎是人類社會不間斷的客觀實踐,他對共產主義的理解偏重于強調人的潛能和實踐力量的發揮,而不是強調平等。在2015年的英國馬克思主義大會上,塞耶斯以“馬克思的共產主義概念”為題作了大會發言,他指出,我們不應該把共產主義理解為一個平等的烏托邦,而應從人性不斷發展的角度,把共產主義理解為一個勞動成為人的第一需要,在其中更有利于施展人的能力的社會,這個社會脫胎于資本主義的經濟基礎。問題是,他所理解的共產主義與馬克思所設想的共產主義是一致的嗎?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指出,權利永遠不能超出社會的經濟結構以及由經濟結構所制約的文化發展,只有“在共產主義的高級階段上,在迫使人們奴隸般地服從分工的情形已經消失,從而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對立也隨之消失之后;在勞動已經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隨著個人的全面發展生產力也增長起來,而集體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個時候,才能完全超出資產階級法權的狹隘眼界,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頁。)塞耶斯對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理解雖然比較獨特,但似乎也有其根據,他始終強調馬克思主義的方法,他贊同盧卡奇所說的,一個人即使接受了全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但只要他忽視

  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就沒有資格稱為馬克思主義者;與此相反,一個人即使對全部的馬克思主義理念存在異議,但只要他認可了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就有資格稱為馬克思主義者。

  其次,如何理解科學技術改造人性的可能性?在當代,作為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為歷史與人性帶來了新的可能性,這些可能性甚至超出了傳統人性論的思考范圍。例如,基因技術,從檢測到分析再到改變,自DNA結構被發現60余年以來,人類在探索基因的路上越走越遠,從可能性上說,父母將可以在基因超市中自由定制子女的先天特質;運動員將可以通過基因改造提升賽場表現。未來學家詹姆斯·J.休斯(JamesJ.Hughes)稱,在不遠的將來,人們將揭開控制諸如5-羥色胺、多巴胺和催產素等關鍵神經遞質的基因的全部奧秘,并通過結合了機器人技術與傳統藥理學的納米技術,實現對這些“幸福基因”(類似5-HTTLPR或其他同類基因)的精確調控,隨著納米技術變得越來越精確,對普通人的情緒調節也將不成問題。如此看來,人性的生物屬性與社會屬性都存在被改造的可能,如果人性是開放的,歷史也是開放的,那么,對人性的改造是否人類歷史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應該把科學技術實踐納入哲學思考中,使之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的一個維度?在讀書班討論中,塞耶斯對此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認為,如果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物主義精神和科學態度,就必須首先接納現實,接納現實帶來的新的可能性。歷史告訴我們,任何社會的進步都不必然與知識分子頭腦的構想相契合,而更多地包含著人們意想不到的新東西,歷史與人性、事實與價值、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本身也是開放的。

  參考文獻:

  [1]〔英〕蒂姆·莫爾根:《理解功利主義》,譚志福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2年。 [2]〔印〕阿瑪蒂亞·森:《超越功利主義》,文梁捷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 [3]〔德〕康德:《未來形而上學導論》,李秋零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 [4]〔英〕邁克爾·波蘭尼:《科學、信仰與社會》,王靖華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5]〔德〕黑格爾:《小邏輯》,賀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6]SeanSayers,MarxismandHumanNature,New York:Routledge,1998.

  [7]SeanSayers,MarxandAlienation,New York:PalgraveMacmillan,2011. [8]SeanSayers,PlatosRepublic:AnIntroduction,Edinburgh:EdinburghUniversityPress,1999.

[責任編輯:李萍]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