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跨國公司參與中國行政規制政策形成的途徑
跨國公司可能會對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施加影響,但更多時候,它們選擇去影響行政規制機構。這是因為:
其一,在中國,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往往是由部委機關啟動的,這些行政規制機構會擬就法律的藍圖和框架;
其二,行政規制機構是技能、知識和資源的集散地,它聚集了大量具有專業知識的人員,持續地處理類似的問題,它擁有技術上的明顯優勢、豐富的規制經驗,以及作為支撐的基礎設施,因此,它們注定在規制政策形成中發揮更大作用;(14)
其三,行政規制機構能夠搜集和掌控大量有關社會生活的信息,這構成了它們制定規則、作出決定的基礎;
其四,行政規制機構不僅要制定規則,還在事實認定、法律適用和程序選擇方面,具有相當的裁量權。在西方國家,行政規制機構是游說者們的金礦,在中國,跨國公司也將用力點放在了政府規制機構身上。以下筆者將對跨國公司影響中國政府規制的途徑加以剖析。
(一)座談會
座談會是一種圓桌討論會議,通常由五六人至十余人乃至數十人聚集在一起,在一個主持人的引導下對某一主題進行深入討論。由于是多人討論,在主持人的主持和引導下,受訪者互相之間發生互動作用,一個人的反應會成為對其他人的刺激,這種互動作用會產生比同樣數量的人做單獨陳述時能提供更多的信息。
2003年3月10日,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撤銷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和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組建商務部。
商務部的職責包括宏觀指導全國外商投資工作、擬訂外商投資政策和改革方案并組織實施。(15)商務部作為與跨國公司聯系最為密切的中央部委,經常組織由跨國公司參加的座談會。例如,商務部組織每年一度的“跨國公司座談會”,例如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吳儀在2006年5月9日主持召開“2006跨國公司座談會”,有84家跨國公司和中國美國商會等單位負責人及代表約140人應邀出席了座談會。(16)此外商務部內設的外國投資管理司等相關司局也會組織相關的跨國公司座談會,一般會按國別分布邀請十余跨國公司代表參加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