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行業協會
行業協會是因行業、產品等共同特征組合起來的共同體。行業協會會密切關注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和社會生活中發生的事件,關注政府規制的進展,關注未來會出臺怎樣的法律法規,改革發展的趨勢是怎樣的,并在涉及跨國公司利益的方面,與政府官員接觸,鮮明地表達自己的立場。很多跨國公司愿意參加一般性的或行業性、專業性的協會,從而依靠團體的力量和專職人員的努力,來促進它們在政府事務中的利益。⑨
以中國美國商會的組成和運行為例,中國美國商會是由在華美國企業組成的非營利性機構,總部設在北京,擁有近2700名企業及個人會員。中國美國商會自1999年起,每年以對會員的調查為基礎,發布題為《美國企業在中國》的白皮書,這是它每年發布的最為重要的年度政策性文件,該文件被廣泛分發給中美政府官員作為參考。白皮書就美國在華企業的商務環境,圍繞具體省市的問題,圍繞健康、安全、環境、知識產權、標準、稅收等商務環境問題,農業、食品、銀行業、資本市場、建筑、工程設計、醫療、信息和通訊技術、保險、法律服務、制藥業、運輸和物流等特定行業的問題,發表直接、尖銳的意見。中國美國商會對中國《反壟斷法》的出臺、2008年進行的機構改革,都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同時它還于2008年12月9日和河北省商務廳、安徽省商務廳等十省市商務部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⑩它還去游說美國政府改革相關對話政策。
此外,跨國公司還樂于參與反映特定行業和利益的協會。以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CAEFI)的藥品研制和開發行業委員會(以下簡稱RDPAC)為例,它的前身是始于1995年的“研制開發制藥企業協會”,它于1999年在北京正式設立代表處,于2004年11月正式獲得民政部的批準。RDPAC有會員公司38家,包括禮萊、史克、楊森、羅氏等大部分知名的跨國制藥公司。作為追求跨國制藥企業間共同利益組成的共同體,RDPAC頒布《藥品推廣行為準則宣言》,來對跨國藥業進行自律性規制;RDPAC新任主席會去拜訪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RDPAC會借助媒體發布對藥價政策、藥品專利政策、藥品許可政策、醫療保險制度的見解;(11)RDPAC也會組織公益性活動,RDPAC及下屬的38家跨國藥企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捐贈了價值1.2億元的現金和藥品。(12)
同時,跨國公司在其母國也會加入相應的企業協會,這些協會通過發表見解、來華拜訪中國政府官員,也可能會影響政府規制議程的設定。例如,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員于2005年會見了瑞士藥品研發企業協會(Interpharma)代表團、日本漢方生物制劑協會會長風間八左衛、美國先進醫療技術協會(AdvaMed)主席史蒂芬·烏博;于2006年會見了國際制藥企業和協會聯盟(IFPMA)秘書長白宏偉博士、藥品安全協會(PSI)執行總監托馬斯·丘比克先生、國際藥用輔料協會(IPEC)美國委員會主席戴夫·斯科內克(Dave Schoneker)先生、日本制藥業企業協會(JPMA)理事長市川和孝先生率領的代表團、美國電氣制造商協會(NEMA)代表團。(13)這些企業協會都試圖對中國政府規制法律制度的形成、修改和實施施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