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當代中國基本國情和階段性特征,我們黨要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小康夢、中國夢的戰略目標,就必須適應發展的環境、條件、任務、要求等新的變化,特別是要針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新的發展理念。創新發展就是要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實現發展動力轉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協調發展就是要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在加強薄弱領域中增強發展后勁,形成平衡發展新結構;綠色發展就是要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從根本上解決資源環境問題,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開放發展就是要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共享發展就是要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實現共建共享,同時使國家發展獲得深厚偉力。
二、“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這一執政理念的延伸拓展
《建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勇于實踐、善于創新,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1]
新一屆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一個層次分明、邏輯嚴密、有機統一的整體:治國理政新理念是先導,是以“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為核心、以“五大發展理念”為主體的結構體系,體現了新一屆黨中央的世界觀方法論和鮮明價值導向;治國理政新思想是指南,是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主題、以“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三位一體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為支撐的結構體系,體現了新一屆黨中央的創新理論和政治主張;治國理政新戰略是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以“四個全面”為戰略布局的結構體系,體現了新一屆黨中央的深謀遠慮。
深入理解新一屆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首先要從“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這一執政理念談起。在索契冬奧會接受俄羅斯電視臺主持人專訪時,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5]。這一執政理念,猶如一條紅線貫穿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全過程,是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核心價值理念。其中的關鍵詞就是“人民”和“擔當”:人民,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新理念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擔當,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新理念的支撐點和著力點。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任,進而生發出以“五大發展理念”為主體的治國理政新理念。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這五大發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也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發展經驗的集中體現,反映出我們黨對我國發展規律的新認識。”[6]從一定意義上講,新一屆黨中央就是用這“五大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對治國理政進行謀篇布局。理念在理論、綱領、規劃等中居于靈魂地位,具有統攝作用。《建議》以“五大發展理念”為靈魂,用以貫穿全篇,不僅使《建議》有魂有體、魂體相符、魂強體健,而且使我們黨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規劃部署符合“五大發展理念”的要求,必將推動國家發展戰略、發展思路、發展模式、發展動力、發展體制機制、發展質量、發展效益、發展要求等邁上新臺階。實現了這些新跨越,我們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就得到了真正落實,該擔當的責任就得到了真正的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