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法學的純粹性與政治性 對凱爾森法律理論解讀

2016-06-16 09:03 來源:《南京大學法律評論》  我有話說
2016-06-16 09:03:11來源:《南京大學法律評論》作者:責任編輯:李萍

  (二)基礎規范理論要義

  由于法律作為一種秩序是一個規范體系,因此就產生了如下的問題:在何種意義上一個規范屬于一個規范體系?和邊沁、奧斯丁將主權者作為實在法體系的規則歸屬識別標準不同的是,凱爾森在堅持規范效力與實效區分的基礎上,將規范的效力歸屬安置于基礎規范之上。其基本思路如下:一個規范的效力之根據只能來源于更高一級的規范,下一級規范的效力來源于上一級規范,從個別規范到一般規范,一直探尋至原初的憲法或歷史上第一部憲法。當追尋到不能從更高規范獲得其效力的規范時,就出現了基礎規范。因而,一個規范體系中的所有規范效力都可以從基礎規范直接或間接地獲取。用凱爾森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這一基礎規范,就如一個共同的源泉那樣,構成了一個組成秩序的不同規范之間的紐帶。”⑨

  基礎規范理論有以下幾點頗為值得注意:

  (1)規范的效力只能根源于一個規范,而不是事實。將規范的效力理由歸結為規范而非事實,這是凱爾森純粹法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色。從而,凱爾森徹底地將規范與所有的異質因素切斷聯系。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認為凱爾森的法律規范體系是完全自足的,也是純粹性的。簡單地說,凱爾森認為,是法律創造了法律,規范創造了規范。

  (2)基礎規范提供了整個法律體系的效力,但基礎規范自身不在法律體系內,換言之,基礎規范不屬于實在法體系,不是實在法意義上的規范。那么如何辨析基礎規范呢?基礎規范又有什么具體內涵?對這樣的疑問,凱爾森的答復是:基礎規范是一個假設、或者預設。純粹法理論之所以斷言基礎規范的存在,不過是把所有法學家(法律人)明確或潛在的意識加以提煉,因此,這屬于法律家的意識形態范疇。如同康德確立的時空、因果關系等先驗范疇一樣,基礎規范也是一個先驗范疇,最為明確集中地體現了凱爾森法律理論的康德哲學色彩。后文還將詳細探討這點。

  但我們需要加以注意的是,凱爾森并不深究基礎規范的內容,規范和基礎規范的內容往往容易和正義、道德等價值判斷相聯系,凱爾森將其排除于法律科學之外,認為這屬于法律政治學或法律政策的范疇。

  (3)基礎規范通過授權的方式為法律規范體系提供了效力根據。人們不能從基礎規范的內容邏輯地推導出下級規范的內容,基礎規范通過授權給某人或某個機構,由其制定法律,并且如此制定出來的法律就是有效力的。

  不僅基礎規范是以授權的方式創造規范,基礎規范以下的規范同樣如此。“基礎規范體系僅僅建立一定的權威,這個權威可以依次把創造規范的權利授予某些其他的權威。一個動態的體系的諸規范,只能由那些曾由某個更高規范授權創造規范的那些個人通過意志行為而被創造出來。”⑩與法律規范體系不一致的是,道德規范體系是從其基礎規范的內容演繹而來的,凱爾森將前者稱為動態規范體系,后者則屬于靜態規范體系。

  (4)基礎規范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憲法。在《法與國家的一般理論》中,凱爾森關于基礎規范的論述似乎給人一種認識,即基礎規范實質上就是憲法。(11)“我們問為什么憲法是有效力的,也許我們碰上一個比較老的憲法。我們終于找到這樣一個憲法,它是歷史上第一個憲法,并且是由一個篡位者或某個大會所制定。這第一個憲法的效力是最后的預定、最終的假設。人們假設一個人應當像制定第一個憲法的那個人或那些人所命令的那樣行為。這就是正在加以考慮的那個法律秩序的基礎規范。”(12)對于凱爾森的這段論述,臺灣學者顏厥安的理解比較準確,他認為,歷史上的第一部憲法文件并非基礎規范,但基礎規范告訴我們“應當服從歷史上第一個制憲者所制定的憲法”。特別重要的是,基礎規范是一個認識論上的問題,而非存有論的問題,是我們認識法律規范效力必不可少的條件。(13)

[責任編輯:李萍]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