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要切實增強思想引領和行為引導的緊迫感。當前,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形勢十分嚴峻。一方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從未放棄對我國的侵壓,近些年更是插手我國東海、南海爭端,公然威脅我國的領土安全;另一方面,國內“三股勢力”借機滋事,新疆、西藏等地暴力恐怖活動、民族分裂活動、極端宗教活動等頻繁出現,臺獨、港獨勢力也借機不斷制造事端,嚴重威脅著我國的政治穩定和社會安定。此外,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正處在轉型的關鍵期,許多新舊社會問題交織在一起,一定程度上混淆了一些人的視聽、模糊了一些人的判斷,需要在理論上澄清認識、在思想上加強引領。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更需要從理論上提升他們的認識,幫助他們從歷史、現實和未來不同層面去認識不斷出現的各種社會問題,提高思想鑒別力,增強行為抵抗力,自覺地抵制各種非法的、錯誤的思想侵蝕和行為干擾,勇敢地承擔起時代和社會所賦予的人生責任。
二是要切實提高思想引領和行為引導的自信心。當前一些人對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頗有詬病,如有的人認為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標和內容上與大學生的實際需求結合不緊,多是些空洞的政治理論說教;也有的人認為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和方法上片面僵化,是單純的命令式、灌輸式教育,扼殺了大學生的個性和創造力等。持這些論調的人還盲目推崇西方社會的道德教育,認為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全面學習和吸收西方社會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等。事實證明,從上個世紀80代末、90年代初以來,盡管面臨著蘇聯解體、東歐巨變以及西方勢力制造的各種“顏色革命”等帶來的巨大壓力,我國社會仍然保持了空前的穩定,實現了社會主義事業前所未有的大發展,這其中高校的穩定和大學生所承擔起的社會責任起到了重要作用,而這與我國有效地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擁有明確的教育目標、成熟的理論教學體系以及專業的思想問題引導、豐富的校園文化養成、鮮活的典型群體示范帶動等工作機制,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對此,我們要有充分的自信心,既要堅持特色,不斷總結經驗、推陳出新,也要敢于借鑒,洋為中用、古為今用。
三是要切實推進思想引領和行為引導的實踐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必須根據教育對象思想和行為的變化不斷地進行改革和創新實踐。從總體上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堅持思想引領和行為引導并重,需要在實踐上努力探索以下幾個問題:一是理論教育如何由“天”入“地”。即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如何與學生思想和行為實際相結合,讓大學生既能夠看到問題,也能夠正確分析和解決問題。二是思想引領如何由“虛”變“實”。即思想引領方式要從單純的灌輸式向互動式、參與式轉變,在目標要求、內容形式、環境氛圍等方面盡可能做到可視化。三是行為引導如何由“暗”變“明”。即在大學生行為引導上從整體性要求向個體性要求轉變,由“一對多”變為“一對一”,做到因人、因事進行個性化教育,讓每一個大學生個體都有具體、明確的行為引導。四是教育評價如何由“軟”變“硬”。即要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養體系,使之具體量化為人才培養質量指標,具有可操作性的評價辦法。五是教育保障如何由“弱”變“強”。即要改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有可無、可強可弱的認識誤區,將之作為人才培養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予以保障,在人員配備、場地提供、經費支出等方面加大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