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帶領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進行新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治國理政新思想。治國理政思想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以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重要意義。就此,光明網約請中央黨校副教育長兼科研部主任韓慶祥教授,請他就習近平總書記的治國理政思想為廣大網友做權威解讀。
韓慶祥指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是學習研究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基礎和前提。習近平總書記的治國理政思想是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中形成的,可以從四方面把握。
第一,按照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自1978年以來我國的發展大致可以劃分為兩大歷史時期:未發展起來時期和發展起來時期。當前,我國正步入“發展起來時期”,在這一時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還要在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基礎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即面臨的問題和任務發生了明顯變化。
第二,當今我國正處在整體轉型升級時期,從生產力到生產關系,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筑都在進行轉型升級。生產力上由過去注重要素驅動、投資規模驅動,轉向更加注重創新驅動。在生產關系方面,由注重一部分先富起來,走向更加注重共同富裕,使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能有更多的獲得感。在政治上層建筑方面,由國家主導走向更加注重國家治理。在思想上層建筑方面,由過去解決思想僵化變為今天更加注重解決思想分化,要形成共識,凝心聚力。
第三,當前我們正處在實現民族復興的關鍵時期。距離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目標還有三年半的時間。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的關鍵一步,是戰略基礎、最先一公里。“兩個一百年”目標的實現,對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至關重要,我們必須改革創新、攻堅克難,完成這一歷史使命。
第四,我們正處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時期。當前的形勢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共產黨人要打三塊堅硬的“鐵”。第一塊是我國發展進程當中積累起來的矛盾和難題。第二塊是我國發展起來以后出現的新的矛盾和難題。第三塊是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以后一些國家對我國的圍堵打壓日趨激烈。同時還要應對四大考驗:改革開放的考驗、市場經濟的考驗、黨長期執政的考驗、外部環境的考驗。此外,還要化解“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四種危險。這都要求中國共產黨人必須要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要具有“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爭取勝利”的精神準備和精神斗志。
在怎樣把握治國理政思想所回答的時代課題這一問題上,韓慶祥認為,當前學界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尚不統一。有學者把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看作是治國理政思想要解答的時代課題,有學者把實現民族復興看作是時代的課題。在研讀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以后,韓慶祥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治國理政思想所要回答的時代課題是兩句話,實現什么樣的現代化和民族復興,怎樣來實現現代化和民族復興?!痹陧n慶祥看來,第一句話強調的是治國理政的目標緯度,如“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治國理政的奮斗目標。第二個句話強調的是手段緯度,重視實現治國理政目標的手段和途徑,五大發展理念、“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就是回答了怎樣實現現代化和民族復興的問題。韓慶祥還指出,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的前言中,有一個觀點表達的相當清楚,那就是民族復興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當中作為一條主線貫穿始終,民族復興理論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當中處于引領地位。“這實際上也回應了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回答的時代課題,就是實現什么樣的現代化和民族復興與怎樣來實現現代化和民族復興?!?/p>
“習近平總書記的治國理政思想內涵豐富,在學習中需要抓住核心,學思想精髓、核心要義?!?韓慶祥認為,治國理政思想的核心內容共有六方面。
第一個是治國理政的時代背景,這是把握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基礎和前提。
第二個是習近平治國理政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民為中心。
第三個是治國理政的根本主題,即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明確強調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不能丟,并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要通過這個偉大斗爭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一偉大夢想。
第四個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奮斗目標,實現“兩個一百年”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第五個是治國理政的發展導向,即五大發展理念。它既關乎眼前又關乎長遠。“五大發展理念”是在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的過程當中所面臨的經濟下行的壓力而開出的藥方,同時也大國成為強國的發展之道或五條根本路徑,是衡量成為強國的五個根本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