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波普爾、歸納問題與理性

2016-06-15 13:26 來源:《世界哲學》  我有話說
2016-06-15 13:26:41來源:《世界哲學》作者:責任編輯:李萍

  作者:中山大學哲學系 黃 敏

  內容提要:波普爾的證偽主義是否真地解決了休謨的歸納問題,學界的回答通常是否定的,人們認為,波普爾所謂的證偽主義暗中引入了歸納。艾倫·馬斯格雷夫于2004年為波普爾作出了辯護,這種辯護在某種意義上改變了波普爾的觀點,但也為他的哲學圖景增加了一些富有活力的要素。本文試圖結合這一辯護策略,重新考慮證偽主義的理性主義內涵,并在此基礎上勾勒出邏輯、心靈以及理性這三者之間如何相互關聯的概念地圖。

  關 鍵 詞:理性/歸納問題/邏輯/心靈/波普爾

  對于波普爾來說歸納問題顯然占據了其理論最為基礎的位置。他的三本科學哲學著作:《科學發現的邏輯》、《猜想與反駁》以及《客觀知識》,都是從處理歸納問題開始的。波普爾的處理方式是反歸納主義的,由此導致他所持有的演繹主義立場;這種演繹主義的立場又使得他能夠找到替代休謨習慣心理學的東西,即批判理性主義。另一方面,波普爾對劃界問題的回答(即證偽主義),構成了他對科學哲學最為重要的貢獻。他曾經說過,劃界問題與歸納問題在某種意義上是一個問題(波普爾,1986b:74)。他的意思是,歸納問題是劃界問題的一種運用,因此,只要回答了劃界問題,也就回答了歸納問題(波普爾,1986b:76)。不過,就立論的方式而言,事情卻是這樣的:波普爾回答歸納問題的方式,為解決劃界問題提供了一條必須選擇的路線,這就是采取證偽標準。只要找到歸納問題的解,也就不難解決劃界問題。因此,歸納問題構成了把握波普爾科學哲學的學理起點。

  然而,波普爾對歸納問題的解決,大多數哲學家認為是失敗的。①波普爾的解決思路是,認同休謨的“對歸納不存在辯護基礎”這一結論,但同時堅持,科學理論的建立并不需要在歸納程序的基礎上進行,需要的僅僅是演繹推理。這里所說的演繹推理,就是在證偽程序中起作用的推理形式。波普爾從批判理性主義角度出發,認為可以利用證偽標準來對科學理論作出理性的選擇,從而取代休謨對于科學的非理性態度。按照證偽標準,我們應該選擇最可證偽、但沒有被證偽的理論。但現在的問題是,按照這個標準來確定我們可以預期未來會發生什么,這是不是又暗中使用了歸納法呢?占據支配地位的回答是肯定的(Ladyman,2002:86—87)。

  可以有不同策略來為波普爾辯護。本文所關注的一種策略來自于阿蘭·馬斯格雷夫(cf.Musgrave,2004)②。這一策略的有趣之處是,它涉及到究竟什么是批判理性主義、理性概念本身和心靈與邏輯之間的關系,以及歸納問題在這種關系的框架之下如何得到理解。本文第一節先考察波普爾表述歸納問題的方式,從中引出思考理性概念的框架;第二節討論波普爾解決歸納問題的基本思路,從中引出一個結構性的問題,它將決定應該如何理解批判理性主義;最后一節將討論馬斯格雷夫對波普爾的辯護,并嘗試作出一些有益的推進。

  一、歸納問題

  波普爾把歸納問題叫做“休謨問題”(波普爾,1986a:8;1987:4)③。他區分了“休謨的邏輯問題”與“休謨的心理學問題”。前者是,“從我們經歷過的(重復)事例推出我們沒有經歷過的其他事例(結論),這種推理我們證明過嗎?”后者則是,“為什么所有能推理的人都期望并相信他們沒有經歷過的事例同經歷過的事例相一致呢?”(波普爾,1987:4)這兩個問題,前一個問的是歸納是否存在邏輯依據(justification),后者問的則是人們信賴歸納法的原因。歸納法即使是沒有邏輯依據,因而是邏輯無效的,也仍然可以有人相信歸納法,因此這是兩個問題。我們都知道,休謨對前一個問題給予了否定的回答,而用心理習慣來解釋人們為什么會相信歸納法。波普爾同意休謨對邏輯問題的回答——他所說的“歸納問題的解決”,是指以與休謨不同的方式回答了休謨的心理學問題。

[責任編輯:李萍]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