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原片時,“看臉”同時還要“聽聲”,有一些演員的聲音具備很強的辨識度,在配音時,就需要配音演員盡量的模仿原片中演員的原聲,與原片中演員的音色相近,與演員的發聲狀態相一致。剛才所說的是在試音定調時,符合音聲的外在的形象化,配音演員賦予角色的聲音,符合原片角色的年齡、形象、氣質和發聲狀態。配音時,還要注意角色內在的形象化,即符合角色的性格特點,在性格詮釋上下功夫,尋找到角色的鮮明性格,加以適當突出。“大家很多都是通過韓劇熟悉了配音演員陳紅的聲音??????她把《人魚小姐》中女主人公漂亮優雅、堅強又有點倔強的雅儷英比作是一杯‘上等的苦咖啡’。在給雅儷英這個人物配音的時候就要了解這個人物的成長歷程對她的影響,要能看到她笑容背后、面具之下的真實的心理;當陳紅為《加油,金順》中金順配音時,對這位女孩兒的定位是就像一只‘快樂鳥’。這是一位雖然歷經坎坷但是內心依然善良、快樂的人,所以在給金順這個人物配音的時候,她發揚了自己音色甜美的優勢,還特意把語氣變得更輕快,給人一種蓬勃向上的朝氣,十分符合人物的性格氣質。[5]”當然在同一部影視作品中,角色的性格也是隨著劇情推進在不斷變化的,但是角色的性格基調是穩定的,配音時要充分考慮到角色之間的性格差異,從而調整自己的聲音氣質,使聲音形象與畫面中的視覺形象彼此貼合。通過配音演員的創作使影視劇中的角色形象鮮明,性格突出,則是配音演員最應該達到的目標。
三、結 語
藝術來源于生活,生活語言受制于生活中不同的情境。同樣,劇本中的規定情境也限制了角色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狀態,配音演員也應該借助語言中豐富的潛臺詞向觀眾傳達角色所處的規定情境。配音演員只有明確了規定情境,才能在情境中尋找角色的心理動作,貼合角色的形體動作,最后做出準確的、符合情境和角色性格的語言表達。演員要想真正的把握住人物的行動,在內心激起欲求和愿望,也要從人物的角度去感受規定情境,去想像如果自己是這個角色在這種情況下會怎么做,從而組織語言動作。在規定情境下使自己的聲音貼合角色的視覺形象,繼而落實到外部表達上,從外部尋找符合角色形象氣質的聲音形象,緊接著從內部充分詮釋角色的性格和心理動作,做到語氣的精微貼切,即為影視劇角色配音的音聲形象化途徑。
參考文獻:
[2] 許南明,富瀾,崔君衍.電影藝術詞典[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
[3] 林洪桐.表演藝術教程[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
[4] 齊士龍.電影表演心理研究[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0.
[5] 賈悅.論影視配音中角色塑造的“貼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5(7).
[6] 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學術委員會《中國播音學》編輯委員會.中國播音學[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