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劉同舫;中山大學哲學系陳曉斌
現代國家的解放限度與歷史命運
——馬克思《論猶太人問題》釋義
內容提要:對現代國家的思考是青年馬克思政治哲學論述的重要方面,也是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發展史上的主題。馬克思通過剖析“猶太人問題”與現代國家解放限度的關系,深刻闡明了現代社會解決“猶太人問題”的成敗得失;通過系統分析市民社會的人權體系,辯證揭示了人權給予個體自由平等與損害現代國家完整性的雙重特性;通過從世俗和歷史眼光審視猶太人、從猶太教與基督教的關系闡述猶太精神,徹底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與國家中的“猶太精神”。馬克思以其特有的方式闡述了現代國家的解放限度與歷史命運,提出必須建構一種新的社會組織來終結和超越政治解放所建構的現代國家。
關 鍵 詞:現代國家;人權體系;猶太精神;解放限度
在馬克思的青年時代,關于現代國家的思考構成了其政治哲學論述的重要方面,而《論猶太人問題》一文就是這些思考直接而深刻的體現。在《論猶太人問題》中,馬克思以特有的方式闡述了現代國家的解放限度與歷史命運,從細致剖析“猶太人問題”與現代國家解放限度的關系入手,詳細論證了市民社會人權體系的必然性與局限性,并由此展開對資本主義世界中“猶太精神”的批判,最終提出必須建構一種新的社會組織來終結現代國家。鑒于馬克思的政治哲學思想主要體現于《論猶太人問題》文本中,本文的考察將以重述和疏解該文本為解讀方式,進一步厘清馬克思早期著述中的現代國家問題,以此裨益于當前理論界關于國家問題的思考與探索。
一、“猶太人問題”與現代國家的解放限度
在《論猶太人問題》一文中,馬克思認為,鮑威爾將宗教在政治上的廢除當作宗教的完全廢除,暴露了其對“猶太人問題”的片面理解。鮑威爾批判以宗教為前提的國家不是真正的、現實意義上的國家,這無疑是正確的,但他的批判視域局限于作為基督教國家的德國國家制度,尚未拓展到作為國家本身的英美法等現代國家。同時,對現代國家的批判需要另一種理論視域——人的解放的視域,只有在人的解放視域下對現代國家進行批判,才是把“猶太人問題”提升到普遍性問題?!蔼q太人問題”之所以是“當代的普遍問題”,就在于它凸顯出政治解放的局限性,表征了現代國家政治生活的內在矛盾和解放限度。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