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給出的處方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應對中國持續崛起遭遇的矛盾提供了有效的方案。馬克思主義并不是一本集合了各種問題現成解答的答案集,而是一種分析社會、經濟的方法,并可以借此描繪通向進步之路。基于上文對影響中國持續崛起矛盾的討論,我們可以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角度給出以下解決方案。
首先,必須緩解高度不平等的收入分配狀況,一方面是為了達到更平等的收入分配狀態,另一方面是為了在不過度依賴超額投資、房地產投機式發展、外貿出口的情況下取得高速經濟增長。經濟體產生的年度收入流應從富人轉移給社會中層和底層民眾手中,以此創造一個增長足夠迅速的國內市場來維持經濟的平衡增長。累進稅制、更高的最低工資標準、擴大工人所得份額的強大工會等都是實現這種轉移的有效途徑。中國正在跨越依靠廉價勞動力生產獲得經濟增長的發展階段,同時也受到了用工成本更低國家的挑戰。工資水平的上升使得中國企業處于一種良性的壓力之下,促使他們提高勞動生產率,而這才是經濟增長真正的源頭。美國19世紀晚期的經驗就是一個歷史例證,當時美國經濟蓬勃發展的原因之一就是相對較高的工人工資(尤其是非技術勞工),因為較高的用工成本促進了提升勞動生產率的創新,同時又為工業產出品提供了巨大的國內市場。
第二,提供更好的醫療和教育服務能夠緩解中國儲蓄率過高、國內消費市場擴容受阻的問題。如上文所述,支付高額醫療和教育費用是儲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而如果能夠優化醫療和教育行業,那么人們就可以將更多的收入分配到消費、提高生活質量中去,帶來經濟可持續的增長。
第三,雖然中國在應對環境污染的問題上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13)伴隨著空氣和水體污染,快速的GDP增長并不意味著同等提高的人類福利。對于替換能源、節能改造、公共基礎設施的大規模投資不僅提高了公共福利,也將創造更多急需的就業崗位。在這一點上,只有一個強大而有所作為的國家才能擔此重任。
第四,國家應該建設一大批經濟適用型住房。沒有國家能夠僅依靠市場活動來為其國民提供適宜的住房。那些幾乎為全體國民提供適宜住房的國家,比如一些北歐國家,都有國家大力介入房地產供應市場的先例。增加經濟適用型住房的供應可以化解房地產價格虛高,使得個人住房成本更加合理,并制約房地產市場中的投機行為。這樣一來,制約國內市場發展的高儲蓄率問題也可以有所緩解。此舉不僅能幫助中國維持健康的經濟增長,還能滿足人對于居所的關鍵需求。
第五,應改善和加強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所扮演的角色。應把能否提供價廉物美的產品和服務、能否高效運行、能否適應消費者需求、能否在最低生活工作標準上確保就業、能否避免環境破壞等納入業績考核,并據此對國有企業的管理層進行責任問責。
第六,國家應繼續通過監管金融部門和保障合理基礎設施投資來引導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