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長白學刊》編輯部 劉劍明
從點石成金到搭建平臺
——編輯的識力、定力與創造力
學術期刊既是學者交流學術觀點的平臺,更是學術思想生成與擴散的重要載體。學術期刊能否真正發揮平臺與載體的作用,將學者的文章、觀點與思想從私人領域導入到公共領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編輯工作成效的優劣。當前中國的學術研究有豐富的物質基礎和廣闊的時空背景,學術繁榮是可以預期的。這就需要學術期刊編輯不斷增強識力、定力和創造力,努力將那些真正反映時代精神、真正具有中國問題意識、真正原創性的學術成果刊發出來。
提升慧眼獨具的識力
學術期刊編輯的主要工作就是從眾多的來稿中選擇選題新穎、論證嚴密、思想成熟的稿件,然后再進行編輯、校對,使其進入交流領域,最終實現學術成果的公共化。優秀的稿件猶如金子一樣,深深隱藏在眾多的來稿之中,如何撥開層層迷霧,把這些“金子”挑選出來,應該說,這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這就需要學術期刊編輯提升慧眼獨具的識力,能夠以敏銳的學術洞察力,快速高效地發現精品。
要提升對文章標題的識別能力。面對眾多來稿,編輯不可能按部就班地仔細閱讀每一篇文章,而必須在最短時間內發現最有可能被刊發的稿件,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瀏覽文章的標題,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分析文章的論證結構。好的文章標題往往在問題意識、研究方法、學術熱點等方面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以筆者所在編輯部的刊物文章為例,“從行政管制到民主治理:鄰避沖突治理模式的轉換”、“風險、危機、應急:整合風險治理話語分析”、“我國區域應急聯動體系的組織框架與現實構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中的國家治理:問題與啟示——以2013年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為例”,這四篇文章標題各有所長,既有問題意識突出的,又有研究方法創新的,既有緊扣學術研究熱點的,又有開拓學術前沿的。
要提升對文章學術追求的把握能力。一篇好的文章,往往兼具“表”、“里”兩個層面的要素。從“表”層來看,凝練的文章標題、嚴謹的文章結構和流暢的語言表達足以使一篇文章鶴立雞群。從“里”層來看,一篇好的文章必須要有學術追求。好文章“表”層的構成要素猶如人的外貌和服飾,而“里”層的構成要素則如人的氣質和精神,決定一個人是否優秀的根本在于其氣質和精神,決定一篇文章是否優秀的根本在于其學術追求。把握文章的學術追求,重點是看文章是否具有真切的學術關懷,是否具有新穎的學術觀點,是否具有成熟的學術思想。
要對作者的學術品位和學術能力有全面的了解。編輯在對來稿進行判斷時,有必要對作者進行深入的了解,要對作者的學術品位和學術能力有全面的掌握。了解作者的途徑大致有兩種:一是通過學術搜索平臺(比如中國知網)搜集作者的相關文章,分析作者的研究領域與研究專長,并對作者的學術活躍度和學術旨趣有所了解,進而對作者的學術思想和研究現狀有較為全面的掌握;二是通過參加各種學術會議,面對面與作者交流,可以從為人與為學、做人與做事等多方面了解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