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開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系教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 劉鳳義
內容提要: 資本主義多樣性問題是近些年來國際學術界關注的一個重要主題。經濟學關于資本主義多樣性研究有不同范式,但這些范式都沒有適當的微觀基礎。本文提出馬克思的勞動力商品理論既是研究資本主義經濟一般規律的起點,也是研究資本主義多樣性的微觀基礎。勞動力商品作為一種特殊商品,其使用價值、價值以及勞動力生產和再生產的特殊性,為我們解讀資本主義多樣性問題提供了微觀基礎。本文認為馬克思的勞動力商品理論不僅是我們從資本主義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結合的角度,立體認識資本主義的一把鑰匙,也是深入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共享發展”問題的理論基石。
關 鍵 詞: 勞動力商品;勞動力使用價值;勞動力價值;國家競爭制度優勢;資本主義多樣性
資本主義經濟多樣性是當代資本主義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國際學術界自20世紀90年代興起了對這一問題的研究,英文主題為“Varieties of Capitalism”(簡稱VOC)。之所以在這一時期興起對資本主義經濟多樣性研究,與冷戰結束、蘇東解體的國際背景有關。原來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國家紛紛轉向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這些轉型國家需要尋找“榜樣國”,因此研究資本主義模式多樣性有現實意義。同時,原來比較制度經濟學研究資本主義制度與社會主義制度之間的比較,當社會主義陣營瓦解后,這種研究也轉向研究資本主義制度內部不同發展模式的多樣性。
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初,由于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也出現了一些對不同國家市場經濟模式的介紹文章。但總體上說,這些介紹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學術研究,還談不上方法論和研究框架的探索。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對資本主義多樣性問題的研究逐漸深入,人們開始逐漸從方法論和分析框架層面研究這一問題,筆者屬于比較早從方法論角度研究資本主義多樣性的學者之一,曾經在《馬克思主義研究》雜志專門發表過關于資本主義多樣性的論文,指出關于多樣性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新古典主義方法、演化經濟學方法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方法。①應該說,在我國研究資本主義多樣性問題有很強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深入研究這一問題,既可以深刻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規律、發展新特征、發展道路的變化,又可以為我國實行全面社會改革,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堅持中國道路,避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幟的邪路提供重要參考。
一、關于資本主義多樣性研究不同方法論的評價
從經濟學理論基礎的角度看,針對資本主義多樣性的研究方法可以概括為三種:新古典經濟學方法、演化—比較制度分析方法和西方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