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創新發展是影響發展全局的深刻變革

2016-06-08 10:56 來源:新華日報  我有話說
2016-06-08 10:56:08來源:新華日報作者:責任編輯:趙偉露

  作者:中央黨校哲學部副主任 段培君

  創新發展是發展方式的深刻變革。這一變革要求在動力結構上轉向以創新引擎為重點,從以勞動力、資源投入為主的傳統發展模式轉向以知識要素為主的創新驅動發展模式。從長期來看,中國經濟需求結構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但供給結構方面的問題更具有戰略性和威脅性。通過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形成新的供給引擎,催生創新型經濟新增長點,進而帶動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不僅能為經濟發展帶來新動力,而且可以創造出新需求。隨著智能革命和能源革命的加快推進,未來經濟增長將逐步與不可再生資源要素脫鉤,發展方式的清潔化、智能化程度將大幅提高。創新發展的提出順應了從“工業3.0”到“工業4.0”的發展趨勢,對中國實現長遠發展、可持續發展具有歷史性的根本意義。

  創新發展是主體發展的深刻變革。歷次工業革命表明,要實現創新發展,相關主體必須具有更高的創造力、更強的活力和更好的協調能力。一方面,隨著新技術革命的發展和創新在全球的推進,人本身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越來越成為一種特殊的資源和力量,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特殊推動力。中國之所以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發展戰略的核心,正是出于對這種規律的認知。另一方面,從主要使用化石能源到使用新能源、新的信息智能資源表明,人類主體不僅能夠大幅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而且可以實現循環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主體協調自身與自然關系的能力是不斷增強的。實現主體發展的深刻變革,特別需要強化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應更好發揮企業家對知識、技術、政策等創新要素的組合作用,把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體系。

  創新發展是發展機制的深刻變革。雖然以往政府的“有形之手”在配置資源、推動增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新的發展模式要有更具活力、更加自由、更高水平的資源配置機制加以匹配。知識、技術和產品的不斷創新必須建立寬松包容的氛圍之中,創造性成果能否大量涌現根本上取決于一個經濟體的發展機制。正如十八屆三中全會所提出的,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應通過完善市場機制,形成分散決策的格局,培育更加適合知識和技術產生的土壤,進而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局面;通過建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和信用體系,形成創新的人才市場、經理人市場、技術產權交易市場,奠定創新要素的聚合平臺;通過完善競爭機制,加快創新成果的轉移轉化和擴散。還應推動技術與市場的深度融合,加快信息技術產業化和傳統產業信息化步伐,發揮資本市場在整合創新關鍵要素中的獨特作用,建立地區和全國性的創新網絡,實現人流、物流、貨幣流、信息流在更大范圍內的融合對接。

  創新發展是思想文化的深刻變革。這一理念形成本身就是創新思想發展的結果。從歷史角度看,我國對創新發展的認識經歷了三次重要的變化:第一次是2005年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將創新戰略提升為國家戰略;第二次是2006年將創新戰略作為中國面向未來的核心戰略,并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予以確認;這兩次主要集中于戰略層面,而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被提升到發展理念的高度,是一次質的飛躍,使人們認識到現代化乃至后現代化的發展,其主導機制是創新。這一演變不但是現實實踐的上升前進運動,而且是思想的不斷解放、文化的不斷創造和知識的不斷更新,是現實主體生生不息的開放發展。理念是上升到理性高度的觀念,是事物本質的反映。創新發展理念的確立,對于中國創新發展方向的確立和新的戰略思路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義。這種變化是現代化規律的升華形式,將成為創新型思想文化的核心。

[責任編輯:趙偉露]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