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

2016-05-31 08:42 來源:學習時報  我有話說
2016-05-31 08:42:04來源:學習時報作者:責任編輯:李澍

  作者:中央黨校原辦公廳主任 張谷泉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中國發生了巨大變化,為貫徹落實中辦發【2016】3號文件精神,全面反映中央黨校離退休老同志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各方面變化的感受和評價,本報開設“暢談十八大以來新變化”欄目,激勵廣大老同志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增添正能量。

  在學習貫徹全國黨校工作會議精神過程中,圍繞黨校姓黨,重溫中央領導同志有關講話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對于深刻領會黨校姓黨的要義和實質,更好地貫徹這一根本辦校方針,具有重要意義。

  一

  黨的十六大召開后,胡錦濤同志作為黨的總書記,不再兼任中央黨校校長,由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曾慶紅同志兼任。2002年12月18日,錦濤、慶紅同志與中央黨校校委成員座談,進行工作交接。錦濤同志在座談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深刻總結了他兼任校長九年多來的黨校工作,這就是大家熟知的“黨校工作九條經驗”。在座談中,錦濤同志提出了“黨校姓黨”的根本原則。他指出,首先,我們辦的是黨校。黨校應該姓黨,必須姓黨。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與黨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黨校要把理論創新和培訓輪訓黨的高中級領導干部和理論骨干作為我們的主要任務,把學好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作為主課。

  筆者時任中央黨校辦公廳主任,有幸參加了這次座談會,聆聽了錦濤同志的講話,深受教育和鼓舞。據本人所知,“黨校姓黨”的提法,正式出現在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講話中,尚屬首次。

  在2008年10月召開的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胡錦濤同志的講話再次強調了黨校姓黨的問題。他指出,黨校是黨直接興辦的學校,必須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不管形勢和任務怎樣變化,黨校姓黨的原則絕不能變,忠誠于黨的立場絕不能變。錦濤同志還強調:要把黨校姓黨的原則體現在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上,以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為出發點,以堅持和維護黨的執政地位為根本著力點,以宣傳黨的創新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提高領導干部素質能力為根本任務,始終做到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堅定。

  二

  黨的十七大之后,習近平同志兼任中央黨校校長,他就黨校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了許多重要指示和批示,涉及方方面面,其核心思想就是黨校姓黨。在中央黨校2008年秋季學期第二批進修班開學典禮上,近平校長發表了題為《把黨校姓黨原則貫徹和體現到黨校全部工作之中》的重要講話,集中談到黨校姓黨問題。重新學習習近平同志這篇講話,有兩點感受很深。第一,什么是黨校姓黨。他指出,黨校姓黨,概括地說就是要堅持黨校辦學的政治方向,堅持一切教學活動、一切科研活動、一切辦學活動都要堅持黨性原則,都要遵循黨的政治路線,都要恪守黨的政治紀律,都要為履行好自己的職能服務。這一概括非常精確、非常到位,指出了黨校姓黨的要義和內涵。

  第二,堅持黨校姓黨,核心問題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這方面要處理好兩個關系。一是學術研究與理論宣傳的關系。近平同志指出:處理好學術研究與理論宣傳關系的原則,就是我們常說的“科學探索無禁區,黨校講課有紀律”。政治立場的堅定性和科學探索的創新性的有機統一是黨校姓黨原則的內在要求,既不能把一般學術問題簡單化為政治問題,更不能把嚴肅的政治問題等同于學術問題。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堅定不移、不能含糊,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定不移、不能含糊,堅持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堅定不移、不能含糊;與此同時,我們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定不移、不能含糊,堅持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堅定不移、不能含糊。二是言論自由與政治紀律的關系。他指出:自由從來都是相對的,而且是與責任和義務相聯系的。黨校無論在教學還是科研以及宣傳中,無論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發表觀點和言論都要科學嚴謹,切忌浮躁。尤其是對重大政治和理論問題發表觀點和看法,一定要有利于維護黨的威信,有利于維護中央的權威,有利于維護黨校的尊嚴,有利于維護黨校教師和科研人員的形象。絕不允許在黨校的講壇上公開發表違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錯誤觀點。近平同志的這些論述,既講清了學術研究與理論宣傳、言論自由與政治紀律之間的辯證關系,又提出了嚴格的政治要求,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對我們黨校的教研人員、也包括我們離退休老同志,既是嚴格要求,又是關照和愛護。我們一定要按照近平同志講話精神,去規范自己的言行,自覺維護黨校的聲譽。

[責任編輯:李澍]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