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復旦大學研究生專業導師 郭康璽
在上海推進科創中心的過程中,技術創新風險如開發風險、組織風險、戰略決策風險、人才風險時時刻刻影響著企業。例如,科技研發失敗影響領導人的政績考核;融資手段的創新可能涉及非法集資;科技專項經費使用限制過多;科技人才的經濟價值被嚴重低估等,造成部分單位領導對于科技創新產生前怕狼后怕虎的為難情緒。社會審計在承擔經濟責任審計、科研經費審計、政府績效評估等過程中,對科技創新可以起到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尤其是在科技人員創辦企業初期、科技企業股權變更、科學園區大規劃建設、創意產業大力發展過程中,更有著防范風險的功用。
但現實中,社會審計在科創中心建設中也存在一些短板:
一是沒能成為科創人才的貼心顧問。科技創新人才,大多數為專業內的技術能手,但一般對于財政、稅務、投融資、股權、基金、審計等是“門外漢”??傮w來看,社會審計尚缺乏為科創人才創業創新的服務措施和思路,沒有真正提高為科創人才服務的專業技能,服務內容相對蒼白。
二是對于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夠。社會審計對各種知識產權包括著作權、商標權、商號權、商業秘密權、專利權等審計、評估服務時,不夠注重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和宣傳。目前,大多停留在知識產權入股企業時的咨詢服務、審計評估方面,沒有形成知識產權咨詢服務所需要的大數據、大平臺,并向公眾開放。
三是科技創新的人才和資金沒有形成合力,社會審計撮合度低。社會審計除了審計職能外,對科創人才與資金整合方面的咨詢服務職能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社會審計缺少科技人才流動包裝、科技創新項目上市包裝、科研經費申請包裝等深度研究和方法,特別是金融、資本的媒介服務功能尚未真正得到開發,成為現代資本的“店小二”,缺乏服務規范與指南。
那么,社會審計在科創中心建設中應該如何積極作為呢?
第一,要用好自身國際化的優勢。許多社會審計組織本身是一個國際化會計審計機構,具有全球經濟網絡平臺。社會審計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國際會計公司成員單位的地位,幫助企業評估引進國際企業家、科學家、科創人才,推薦發達國家的優秀人才投身于上??苿撝行慕ㄔO;介紹國際資本市場如紐約證交所、倫敦證交所等上市規則及要求;整理各國創新業務建設的特點與方式,等等。同時,社會審計人員應開闊國際化視野,積極參與世界競爭,除參加國際會計公司模式外,還可到世界各地設立分公司、子公司,提升國際化服務水平。
第二,以課題、經費、人才評估等為服務切入口。社會審計應該積極承擔政府職能的轉移,做好第三方審計與咨詢服務,如科技課題評審、科研經費評價、財政項目支出評審等。
第三,包裝科技項目,支持融資上市。科技與金融是一對難舍難分的親兄弟,金融是科技創新的大動脈,科技創新是金融發展的主戰場。在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中,應努力發展各層次的資本市場與保險市場。社會審計人員可以發揮專業優勢,包裝各類科技企業、科創項目,以不斷獲得資本市場的融資。在銀行為科技企業融資服務過程中,社會審計完全可以發揮第三方公正的鑒證服務作用,包括審計、房地產估價、土地評估、資產評估服務等,進一步提高服務科技與金融市場發展的能力。
第四,打造智庫功能,幫助科技企業轉型升級。社會審計既是企業信息披露的鑒證者,又是企業提升管理效率、加強內部控制的智囊團。在新常態下,社會審計通過充分發揮智庫作用,不但能夠促進企業加強內部控制規范建設和實施,提升企業風險防范能力,而且能夠就企業實現傳統產業更新、低碳經濟轉型、經營戰略調整、管理流程再造可行性分析、成本方案設計等提供措施建議和解決方案。此外,社會審計還可積極承擔市人大各種法律制定、修訂的任務,積極承擔各級政府促進科技發展政策的制定任務,積極參與各種科技課題的評審、研究。
第五,服務科技人才,以專業服務留住科創人才??萍紕撔驴赡軙l生善意沖撞現有政策法規的現象,或游走于灰色地帶。作為社會審計只有真正成為科創人才的“私人顧問”,才會了解科創人才的真實想法,從而有針對性地解說各種政策法規,盡量避免沖撞現象產生。當有企業或人才需要技術入股時,社會審計人員可以制定各種技術評估、技術入股方式供其選擇;需要向國際投標時,我們可以成為審計服務供應商; 還可以對科技人才活動進行評估,提升科技創新人才的經濟地位。在外企,一名成熟的技術工程師的薪資往往高于一個成熟的管理崗位。因為工程師的技術含金量一般高于管理人才,他給公司帶來的價值是增長的。
第六,保護知識產權,推進技術評估地方立法。知識產權是科技創新的重要成果之一,社會審計可運用于專業知識為知識產權入股、入市提供優秀方案比選,幫助科創人員維護自身權益。同時,還應該在上海開展技術評估的立法工作,保護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