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經濟常態發展 轉型正在持續

2016-05-31 09:16 來源:經濟日報  我有話說
2016-05-31 09:16:07來源:經濟日報作者:責任編輯:趙偉露

  四、節能環保加快推進,綠色發展邁出步伐

  積極推動經濟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轉變,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綠色發展態勢逐步形成。節能降耗和清潔發展勢頭良好。2015年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6%,降幅比上年擴大0.8個百分點。能源消費結構進一步改善。2015年,水電、風電、核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為17.9%,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煤炭消費量占比為64.0%,下降1.6個百分點。環境質量有效改善。2015年全國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比上年下降3.1%,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5.8%。生態保護取得積極成效。2015年完成造林面積617萬公頃,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5.4萬平方公里,新增實施水土流失地區封育保護面積2.0萬平方公里。

  五、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基礎產業較快發展

  農業基礎更趨鞏固。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產量保持增長態勢。2015年,糧食總產量達到62144萬噸,比上年增長2.4%,實現“十二連增”;油料產量3537萬噸,增長0.8%;茶葉產量225萬噸,增長7.3%;水果產量27375萬噸,增長4.7%。交通運輸能力持續增強。高效、便捷的鐵路網、公路網、航空運輸網、城際鐵路網、航道網更趨完善。2015年末,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萬公里,比上年末增長8.2%;公路里程458萬公里,增長2.5%;高速公路里程12萬公里,增長10.4%,定期航班航線里程532萬公里,增長14.7%。信息通信發展水平快速提高。2015年,我國郵電業務總量28220億元(按2010年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9.2%。2015年末,移動電話用戶、互聯網上網人數分別達到13.1億戶、6.9億人。

  六、改革開放縱深推進,“走出去”步伐加快

  2015年,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深入推進,徹底終結了非行政許可審批;國企改革方案順利推出,在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加強分類監管,推動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發展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價格改革力度加大,中央政府定價項目減少80%,地方政府定價項目減少一半以上;投融資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積極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財稅體制改革步伐加快,大力完善政府預算體制,加強對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管理,擴大營改增范圍;金融體制改革穩步推進,積極發展民營銀行等中小金融機構,推動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一系列改革舉措極大地改善發展環境,激發了市場活力。2015年,全國新登記企業443.9萬戶,比上年增長21.6%,注冊資本(金)29萬億元,增長52.2%。

  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努力穩定對外貿易,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加快推動“一帶一路”戰略和國際產能合作,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結出碩果。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地位得到鞏固。2015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達到245741億元,在全球市場的份額進一步提升至11.9%。雙向投資實現基本平衡。2015年,我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126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6%,再創歷史新高;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1180億美元,增長14.7%。“一帶一路”建設成效顯現。利用外資方面,2015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投資新設立企業2164家,比上年增長18.3%,實際投入外資金額84.6億美元,增長23.8%;對外投資方面,我國企業共對“一帶一路”相關的49個國家進行直接投資額148億美元,增長18.2%。國際產能合作步伐加快。

  七、人口總量增長素質提高,人口紅利繼續釋放

  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大力提高人口素質,促進了人口紅利持續發揮作用。全國總人口平穩增長。2015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3746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80萬人。勞動年齡人口總量依然可觀。2015年,全國15歲至64歲人口100361萬人,接近全球勞動年齡人口總量的四分之一,占全部人口的比重為73.0%,明顯高于世界勞動年齡人口比重平均水平。勞動力素質穩步提高,對經濟轉型發展的支撐作用增強。2015年,我國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達到12.4%,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農民工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例達到25.2%,提高1.4個百分點;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23年,繼續提高。

[責任編輯:趙偉露]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