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仲青平
為什么要入黨?這個問題,每個黨員在入黨時都回答過,不少人還能聲情并茂地講述一段家族史。然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黨委副書記徐川認為,很多大學生談到的入黨動機都是“大而無當、無比正確的廢話”。他在個人微信號上寫了一封信,批評“從小爺爺對我說”的入黨動機,而認為“你入黨應該是你自己的事”。
徐川的信火了,更火的則是這封信所引發的討論。從學校到社會,能夠獲得入黨機會的人,從來都是我們身邊的佼佼者。通常我們都認為,如果一個人很優秀,就理所當然地應該入黨。所以,當徐川遇到一位有資格被發展入黨卻“還沒想好”的學生時,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這其實也是每一個黨員都有必要好好思考的。
不用回避地說,入黨可以給年輕人帶來許多“實惠”——比如,在學校里獲得參加黨員活動的機會,畢業求職時給自己的簡歷“加分”,在工作單位提拔干部時被優先考慮。一些黨員在入黨時,也許不會承認是沖著這些“實惠”,心里卻清楚地打完了一輪又一輪算盤。一些“自私”的想法或許可以理解,但更重要的是,當我們加入這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時,我們是否準備好了為她付出?
入黨不僅僅只有“實惠”,入黨也不是隨大溜、搭便車。中國共產黨今天的領導地位,是經過幾代優秀黨員拋頭顱、灑熱血,艱苦奮斗取得的。前輩黨員克服千難萬險時從來沒想到什么“實惠”,革命年代更不會有人為了“隨大溜”而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何一個政黨都不會歡迎投機者,今天他們也許會因為一點“實惠”積極入黨,明天就可能怕苦怕難而不愿留在黨內。入黨時對著黨旗所許下的誓言,絕不該成為空話。
加入任何一個組織,最重要的是在精神信仰上與這個組織相契合。加入中國共產黨,當然要有對中國共產黨的深厚感情,詳細了解黨的歷史與現實,從心底里認同黨的綱領與章程。黨章第二條就提到:“中國共產黨黨員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終身。”沒有對黨的奮斗目標的認同,就不會為之奮斗終身。
提到信仰,信仰并不是虛無縹緲的,信仰也不總是高高在上的。信仰來自內心,轉化為行動。信仰就像你相信孩提時代父母給你的保護,學生時代老師給你的教導,都是自然而然對某些人某些事所產生的信任。中國共產黨對中國歷史進程發揮的巨大作用,中國共產黨對推動中國改革所付出的努力,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純真的信任感。因為這種信任感而決定追隨黨的事業,就是在追求心里最純真的信仰。
徐川公開發表的信之所以那么火,就在于他打破了人們的思維定勢,尖銳地提出了在選拔優秀分子入黨的環節中所存在的問題。回到這個問題本身,我們可以總結出類似的程序缺陷,以及轉型時代因為信仰缺失而導致的集體價值觀的迷失等因素。但是,最根本的還是要回到自己,捫心自問,反思自省。如果在入黨時,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都說服不了自己,那又如何說服得了別人,更如何對得起自己的內心?
我為什么要入黨?這個問題也許每個人的答案有深有淺。但是,追隨共產主義信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這應該是最基本也最樸素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