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由大到強”歷史跨越的思想指針
——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作者:山東社科院黨委書記、山東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唐洲雁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治國理政新的實踐發表系列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提出了富有創見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指導“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最鮮活的馬克思主義,是我們在新的起點上實現“由大到強”歷史跨越的思想指針。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豐富內涵和邏輯理論體系,對我們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要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基本內涵和邏輯理論體系,必須充分認識這一代共產黨人所處的時代背景和面臨的現實挑戰
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在對世情國情黨情進行科學判斷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是這一思想理論體系形成的現實依據。
從國際上來說,當前,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仍然沒有變,合作、共贏已經成為引領這個時代的潮流。只有通過合作、共贏,才能促進和平發展。特別是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深入發展,全球治理體系深刻變革,國際格局發生大變革、大調整、大重組,發展中國家群體力量繼續增強,國際力量對比逐步趨向平衡,中國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臺中心,也理所當然地走向全球治理的前沿。
在這個大變革大調整大重組的年代,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審時度勢、運籌帷幄,既強調“韜光養晦”,又注重“奮發作為”,在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等核心利益的基礎上,致力于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深入開展大國外交,努力推動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自覺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和義務,促進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實現中國夢與世界夢相通相連,為世界和平發展營造了更加有利的國際環境。
從國內來看,我們仍然處于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但機遇期的內涵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即正在由原來加快發展速度的機遇,轉變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機遇;正在由原來規模擴張的機遇,轉變為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機遇。因此,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必將會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特別是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國家治理面臨新挑戰、全面深化改革要啃硬骨頭、社會矛盾多發、文化和價值觀多元、生態環境惡化,等等。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沉著應對、攻堅克難、銳意改革、勇于創新,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從黨自身面臨的挑戰來看,“四大危險”“四大挑戰”依然存在,打鐵還得自身硬,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反腐倡廉一刻都不能放松。只有不斷提高黨的領導科學化水平,才能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黨接連開展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可以說,管黨治黨,確實一刻都沒有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