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堅守法律底線,做到依法用權,追求權為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高尚境界。法律體現國家意志,是全體公民的底線,更是黨員干部的底線。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任何人都沒有法律之外的絕對權力;領導干部要牢記法律紅線不可逾越、法律底線不可觸碰。我們要時刻牢記手中的權力是法律和人民賦予的,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沒有法律之外的絕對權力,絕不能把權力當成“單位財產”甚至個人的“私有財產”,用來為個人或小集團謀取私利。要始終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做到權為民所用,依法辦事、依法用權,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防止權力濫用。特別是審計機關履行審計監督職責,自己要先依法,所有的審計行為必須嚴格遵守法律規定。
要堅守紀律底線,做到干凈干事,追求盡責擔當、勇于作為的高尚境界。黨規黨紀體現著黨的理想信念宗旨,是管黨治黨的尺子,是黨員不可逾越的底線。黨規黨紀嚴于國家法律,這是黨的先進性的必然要求,黨員干部要按照黨規黨紀以更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把紀律挺在前面。特別是《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開列了負面清單,劃出了黨組織和黨員不可觸碰的底線。突破紀律這個底線,就要受到紀律處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告誡全黨同志,廉潔自律是共產黨人為官從政的底線;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坦坦蕩蕩為官;當官發財兩條道,當官就不要發財,發財就不要當官。我們要牢記總書記教誨,嚴守紀律底線,以事業為重,做到凈字打底、干字當頭,守住六大紀律,將干凈與干事有機統一起來,想作為、能作為、善作為,不斷取得新的工作業績。
要堅守道德底線,做到一身正氣,追求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高尚境界。道德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是判斷行為正確與否的基本準則。為人處世,先有立德,方能成器。人一旦缺德,不僅貽害他人,也終將自食其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干部一定要講修養、講道德、講廉恥,追求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養成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們要時時處處以德為先,恪守為官的操守、人性的道德,對社會負責,做一個有利于社會、有利于他人的人。
要堅守職業底線,做到文明規范,追求實事求是、無私奉獻的高尚境界。遵守行業準則和職業道德,是每一名公務人員的基本底線。審計機關就要遵守審計準則、審計人員職業道德,堅守“責任、忠誠、清廉、依法、獨立、奉獻”的審計人員核心價值觀,堅持“實、高、新、嚴、細”的審計工作作風,嚴守“八不準”審計工作紀律,這是審計的職業底線,任何時候都不能突破。在審計工作中,要做到語言文明、說話和氣、態度和藹,謙虛謹慎、平等待人,充分溝通、以理服人,這是審計人員的境界。要全面、辯證、歷史地看待審計中發現的問題,深入分析原因和后果,區分客觀制約與主觀故意,審慎客觀地作出結論和處理,這是審計人員追求的更高境界。
審計機關的黨員干部應怎樣堅守底線、提升境界
“知進者常新,知止者常安。”堅守底線、提升境界,基礎在學,關鍵在做。一要加強思想武裝。筑牢底線、提升境界,就必須在理論上明白、思想上干凈、政治上堅定。做到這一點,就要加強學習,筑牢我們的思想根基。要認真學習黨章黨紀黨規,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原原本本學、反復持久學,做到每學習一次,思考深入一次,認識深化一次,不斷凈化思想和靈魂。二要堅定理想信念。信仰就是靈魂,使命高于生命,責任重于泰山,紀律決定一切。要在靈魂深處反躬自省,堅守崇高的理想境界,在理想信念上做愚公不做葉公,決不能對我們所信仰的主義、所追求的事業心口不一。要守住底線,有精神支柱,有精神追求,追求做了多少有意義的事,對社會、對人民做了多大貢獻。三要強化宗旨意識。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按照黨和人民要求,敢于碰硬,敢作敢為,做到“戴著烏紗想事,揣著烏紗干活”。四要躬身模范踐行。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審計別人自己腰桿首先要硬起來,否則就沒有資格審計別人,沒有資格要求別人。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在各個方面都要成為標桿、成為旗幟,發揮引領導向作用。五要依法履職盡責。要適應新常態、踐行新理念,依法履職盡責,無私無畏,勇于擔當,敢于亮劍,同一切腐敗行為和違法行為作堅決斗爭,敢于并善于揭示不完善的制度和推進改革不到位的問題,為深化改革做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