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文化產業供給側發展應著重四大戰略

2016-05-14 09:50 來源:中國文化報  我有話說
2016-05-14 09:50:01來源:中國文化報作者:責任編輯:劉冰雅

  四大戰略+四大保障

  針對以上文化產業供給側的主要問題,未來發展至少應該從時尚化、數字化、特色化和融合化4個戰略著手。

  所謂時尚化,就是文化產品應與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相適應,尤其是那些文化產業消費的主力人群,即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大城市中青年人群,去滿足他們的消費習慣。有些地方的文化產業從業者非常熱愛自己家鄉的文化,并針對這些文化開發出了一些產品,但是很多產品都是站在自身的視角和審美情趣,用傳統手法和技術表現出來,缺乏對主力人群消費和使用場景的了解,導致市場不好。做到時尚化,最好、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按照場景的思路進行設計,讓目標客戶參與到產品的研發、生產、流通、銷售、推廣、服務、延伸開發等整個流程環節中,及時主動與他們互動,聽取意見。

  其次,數字技術在影響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在改變著文化產業發展的方式。在這些數字技術中,跟文化產業相關性和影響最大的有大數據、云、移動互聯和虛擬現實。我們應該更多地去考慮如何利用這些技術去進行研發、生產、展示和宣傳推廣,從而讓文化產品更好地適應市場的消費方式。

  再次,加強對地方文化資源的梳理,重新認識這些文化資源的價值,對有價值的文化資源重點開發,特色化、差異化發展,形成品牌。其中,對地方文化資源(如創作人才、名人、特色戲曲、特色民俗等)的評價是難點,過高評估文化資源的開發價值,則導致大投入開發出來的產品市場反應不好,過低評估文化資源的價值,則導致文化資源價值的浪費。

  最后,在文化產業發展3.0階段,融合化是文化產業供給側的重點。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做好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融合,充分發揮文化主管部門所負責的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博物館等資源,進行文創產品開發的探索;做好文化產業與地方其他優勢、特色產業資源的融合發展,主動與農業、工業、商業、城鎮化等相結合,形成新的業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圍繞上述四個發展戰略和方向,政府可以在以下4個方面做好相應的基本保障。

  第一,加強外部鏈接,推動思想解放,增加鏈接產生創新。第二,打好基礎工程,孵化新興業態。文化產業要創新發展,也就必須打牢發展基礎,如精品創作培育工程、文化資源數字化工程、文化資源共享工程、文化金融促進工程等,這些工程既抓住了文化產業以產權為核心的特色,又能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孵化出新興業態,吻合未來的發展趨勢。

  第三,提升創新環境,促進創業浪潮。在文創3.0時代,文化產業的發展更加依靠于地方文化企業的培育和中小文化企業的孵化和成長。如何優化創新創業環境氛圍和文化產業的發展要素,完善對中小企業的服務體系,建立以市場為主導的培育政策,成為文化產業供給側改革成功的關鍵。第四,機制體制創新,激發市場活力。通過政府購買服務、PPP、混合所有制等形式,充分發揮政府的資源優勢和市場的效率優勢,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的機制,激發市場活力。同時,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文化產業。

  (作者系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研究員 劉結成)

[責任編輯:劉冰雅]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