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你曾經在一篇論文中提到,中國由于幾千年來的封建專制,形成了“權本位”、“官本位”的社會結構,流行的也是一種“腐敗文化”。那么在反腐倡廉的今天,你認為廉政文化建設有何重要意義?
竹立家:我認為,“權本位”、“官本位”在中國人的心里根深蒂固。兩千多年以來,“腐敗可恥”在我們的文化根基里面是沒有的。我認為,廉政文化建設現在應該形成一種文化氛圍、社會氛圍。過去,占公家便宜,拿公家東西,甚至貪腐,一些人不覺得可恥,好多人甚至羨慕人家。所以說,社會上“腐敗可恥”這種觀念是不深入人心的。因此,我認為,要消滅官場腐敗,首先要消滅整個社會的腐敗文化,把腐敗觀念打消。從宣傳教育方面,大力宣傳腐敗可恥,這是我們的當務之急。小偷從別人兜里掏錢可恥,一些官員利用職權在公家兜里掏錢更可恥。
中國青年報:你怎么看過去一年多的一系列反腐敗事件?
竹立家:我個人認為這反映了兩點:一點就是表明了國家反腐的決心??梢哉f,通過這一年多的反腐,極大地提高了全社會對反腐的信心,提高了政府的威信,提高了中央的權威,效果總的來說是非常好的。2013年是最近10多年反腐成效最好的一年,也是取得關鍵性成效的一年;第二點就是,通過一年多的反腐,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在反腐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經驗。2014年是反腐深化的一年,可以說,如果2013年是以治標為主的話,那么2014年可能就進入了標本兼治的一個關鍵年份。在制度反腐方面,可能會繼續出臺一些有效的反腐措施,真正“把權力關在制度的籠子里面”。
中國青年報:你認為,腐敗滋生的根源有哪些方面?如何從根源上鏟除腐敗的土壤?
竹立家:腐敗的根源主要有四個方面,第一,公權力的運行過程不夠公開透明。第二,公共政策的制定過程中,沒有非常好地踐行民主集中制原則。一把手權力過大,又沒人制約或監督,這種現象還普遍存在。所以,在公共政策的制定過程中,一定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不能一權獨大,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第三,在選人用人過程中,劃小圈子的現象還是比較嚴重??既沃?、票任制都還有很多漏洞,很難堵塞。我個人一直強調,用人腐敗是最大的腐敗。把優秀的人才選到領導崗位上,這是我們一個艱巨的任務。從這些年的經驗可以看出,用人腐敗造成整個社會公信力下降,凝聚力下降,對政府的不信任度上升,這是最大問題。第四,公共預算民主化程度不夠,公開透明度不夠,細化程度不夠,造成一些人鉆空子,貪腐、侵占、挪用公共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