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嚴金明:慎提土地私有化 土地公有制仍有潛力可挖

2016-05-12 13:05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我有話說
2016-05-12 13:05:14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作者:責任編輯:趙文月

  第二,農村建設用地的流轉面臨不少政策、制度障礙。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也需要進行合理流轉,面臨的最大障礙是城市和農村建設用地產權不平等。城市建設用地的產權歸國家所有,農村建設用地所有權歸集體所有。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產權有些功能未實現,所有權的權能實現不充分,即農村土地產權是殘缺的,與城市相比,在同一區位的情況下不同權不同價。農村建設用地產權的改革,在向與城市同地同價同權的方向發展。在此過程中,我們只有深刻反思目前的土地流轉中存在的問題,才能夠更好地保護農民的土地收益。對需要流轉的集體建設用地,要重點開展所有權和使用權確權登記,特別要開展集體經營性用地的認定和確權,為集體建設用地流轉提供條件。

  第三,農地轉為建設用地的補償標準偏低與過高相悖并存。這一問題也即征地制度改革的問題,主要體現是對農民的征地補償整體偏低,以及部分地方補償過高,兩種相悖的現象并存。國家規定土地補償費、安置費不超過該農地前三年平均產值的30倍。目前,全國征地平均補償大約每畝在3萬左右,而土地出讓價約平均在45萬左右,對農民的補償費用只占土地出讓總價的百分之幾,補償明顯是偏低的。個別地方政府低價征地,然后高價出售,這已成為政府土地財政的一個渠道。

  補償過高的地方主要在經濟發達地方,尤其是城市邊緣。土地拆遷補償沒有配套的稅收等政策約束,補償動輒幾千萬甚至上億,出現一夜暴富的現象。這不僅導致了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拉大,也有違公平。

  因此,我們需要對土地制度進一步改革和完善,并作一些有益嘗試。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和研究。

  土地改革應以保護農民利益為前提,需綜合考慮,穩步推進,繼續挖掘和發揮土地公有制優越性的最大潛力。

  光明網:政府應該在農地流轉中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改變農民弱勢地位?

  嚴金明:農民相對政府、集體和開發商而言處于弱勢地位,我們應對農民應給予更多關注。農地流轉過程中政府要確保農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的大原則,給農民比較公正、恰當的補償。

  農地流轉過程中,現在補償低的大多是政府推動和參與的項目,如高鐵、公路等政府項目。在這些項目上,應適當提高對農民的補償水平。比如,一些實行股份制經營性的項目,農民能不能參股等,是值得研究和討論的話題。同時推進基礎設施項目征地制度改革,保障農民合法權益,使他們能夠分享改革成果。

  對于純經營性用地項目,全國不一定非要實行統一法定補償標準,中央政府應該簡政放權,讓地方實行區域差別化和多元化的政策,土地非農化實行市場化補償,并亟需輔之以配套的稅收制度改革,以體現土地外部性增值漲價歸公這一基本原則。

  改變農民的弱勢地位,需要國家推進相關法律制度的改革,制定政策切實維護農民權益。要有保護農民利益的大原則,有可操作性,制定的更詳細,給農民更多保障。

[責任編輯:趙文月]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