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嚴金明:慎提土地私有化 土地公有制仍有潛力可挖

2016-05-12 13:05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我有話說
2016-05-12 13:05:14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作者:責任編輯:趙文月

  第二、土地的私有制和公有制各有利弊。幾十年來,我們國家的快速發展,其中很大原因是土地的公有制,其能夠更有效地統一規劃使用土地。土地的私有制和公有制這本身是一個爭論性的問題,不能絕對地說哪個制度好哪個不好。應該說,土地私有和公有兩種制度各有利弊,關鍵看哪種制度更合適國情,適合國家的發展階段。實際上,西方一些專家對我國的土地制度很是欣賞。西方國家私有權神圣不可侵犯,征地建設和拆遷非常困難,不管什么原因,一戶不遷便沒法建設,故而效率很低。我國人多地少,近14億人只擁有18億畝左右的耕地,人均耕地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而美國人均耕地是我們約13倍,不存在糧食安全問題。中美兩國基本國情不一樣,我們需要避免運動式的全盤西化,土地方面也是如此,應在發展過程之中考慮如何適合我們國家的國情。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土地制度一直是很重要的內容。孫中山主張的“平均地權,漲價歸公,耕地有其田”土地思想,對我們今天仍有指導意義。

  總的來說,制度問題不是一句話能簡單定性的,不能只從經濟角度來探討,而應慮到國情和發展階段、文化傳統、社會問題、社會穩定等多個方面。私有化也許能解決一些問題,但不可能解決一切問題。

  第三、土地問題是一個復雜、系統的問題,也是一個國家的最基礎性的問題,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調整,牽一發而動全身,我們應在發展中解決問題。研究土地問題的時候,我們往往需要綜合歸納起來。很多問題研究都可以歸納為兩個問題,一個是研究人的問題,另一個是研究地的問題。我們要把人地聯系起來,人地關系要綜合起來看待,而不能孤立來看。只有綜合性地來考慮問題,而不是就地只說地,就人只說人,將人地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才可能避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狀況。

  我國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和流轉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制度性障礙,需要對土地制度進一步改革和完善,并作一些有益嘗試。

  光明網:現行農村土地制度存在哪些問題?

  嚴金明:雖然土地公有制符合當代我國國情,目前仍具有旺盛的活力。但不可否認,我國農村土地制度實行幾十年來,其弊端日益明顯,需要不斷完善。

  我國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和流轉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制度性障礙。一方面,政府對土地市場的干預過多,且缺乏透明度和制度性監督與約束,政府角色越位、錯位、缺位現象比較普遍。另一方面,部門利益,條塊分割、行業壟斷、部門壁壘、職能重疊現象還比較突出,造成政出多門,難以協調和銜接。國家在政策、法律法規方面有不少空白,特別是在關于農村土地流轉問題上;土地市場自身發展還不完善,供應交易方面還沒有完全形成市場機制。

  具體而言,我國農村土地現存的問題和局限表現為以下幾點:

  第一,農村承包地的主要問題是家庭經營規模偏小,沒有規模效益。每戶分得的承包地只有約0.5公頃(約7.5畝),生產經營單位沒有規模效益。我國約有50%的人口生活在農村,很大一部分勞動力還從事農業生產。相比之下,國外家庭農場規模多在200-300畝,農業人口也只占很小的比例。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國農村承包地需要進行合理流轉,即往適度規模經營的方向發展,這也是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當然,我們進行合理的承包地流轉的前提是必須尊重農民意愿,提高農戶的積極性。對需要流轉的農用地,要盡快完成集體土地確權登記工作,并對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做好登記發證銜接工作,確保承包地流轉前后的集體所有性質不改變、農民土地承包權益不受損害。

[責任編輯:趙文月]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