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堅定的斗爭決心贏得科技競爭的勝利。近代以來,中國屢屢被經濟總量遠不如我們的國家打敗,為什么?其實不是輸在經濟規模上,而是輸在科技落后上。英美一些知名經濟學家和經濟史學家認為,1840年前后中國的GDP是英國的4倍左右,1860年中國的GDP仍是英國的2倍以上,而且大于英法兩國之和。盡管有這樣的經濟規模,但鴉片戰爭我們被英國人打敗了,更沒能阻止英法聯軍在1860年火燒圓明園。究其原因,除了封建制度落后,主要是科學技術不發達。在當代中國,沒有強大的科技,“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就難以順利實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篇大文章就難以順利寫下去。當前,我國科技發展正走出跟蹤、模仿階段,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一些核心技術還需要較長時間才可能趕上世界先進水平。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以最大的決心、最大的毅力推進自主創新,創造更多引領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
為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堅定信念、創新創造斗爭
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堅持馬克思主義、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高目標的社會主義,也是把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與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有機結合的社會主義。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定理想信念、推進創新創造。
應對意識形態領域的風險挑戰。今后5年,可能是我國發展面臨的各方面風險不斷積累甚至集中暴露的時期。這其中的風險,既包括來自國內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以及自然界的風險,也包括來自國內外意識形態領域的風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世界社會主義處于低谷時期進行的偉大事業,面臨極為尖銳復雜的國際意識形態斗爭。國際范圍內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呈現新態勢,各種反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聲音不絕于耳。我們一方面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宣傳,使其入腦入心;另一方面要通過外交和外宣講好中國故事,使越來越多的人了解、認知和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
進行一系列偉大創新創造。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求我們把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與市場配置資源的優勢結合起來,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一個前無古人的偉大創造,需要在理論和實踐上進行許多艱辛探索,需要破除許多觀念束縛,更需要建立系統的制度和機制。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還要求我們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這一新的偉大工程。這一新的偉大工程直接關系黨的生死存亡,需要回答“如何跳出‘歷史周期率’、實現長期執政”的問題。如果管黨不力、治黨不嚴,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黨內突出問題長期得不到很好解決,我們黨就有可能失去執政資格,被人民拋棄,被歷史淘汰。回答好這一問題,不被歷史淘汰,就要進行艱辛復雜的斗爭。例如,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一場輸不起的斗爭,必須決戰決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