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深刻認識新的偉大斗爭的歷史特點

2016-05-11 09:49 來源:人民日報  我有話說
2016-05-11 09:49:12來源:人民日報作者:責任編輯:李澍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辛向陽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這是黨的十八大站在全局高度作出的一個重要論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在很多場合強調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2013年6月28日,他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關鍵在黨,關鍵在人。”2015年3月5日,他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是我們黨在新形勢下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根本保證。”今天的中國正處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沖刺的歷史時刻,處在謀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的路怎么走”的歷史時刻,使命艱巨而光榮。我們要科學把握“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真意要義,取得新的偉大斗爭的勝利,就必須不斷認識“新的歷史特點”的深刻內涵。

  為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進行的自我革命、破除藩籬斗爭

  從現在起到2020年,我們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只有不到5年時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也是中國人的千年夢想。在這樣一個夢想快要實現的決勝階段,我們面臨一系列極為復雜的矛盾和困難,必須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善于建設法治中國。

  勇于進行自我革命式的斗爭。改革是一場革命,全面深化改革更是一場廣泛深刻的革命。經過30多年的改革,容易改的問題大都已經改了,剩下的是一些難啃的硬骨頭,甚至是一些涉及全局的敏感問題和重大問題,其難度可想而知。正因為如此,我們說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涉入深水區,需要進行新的偉大斗爭。在改革攻堅期尤其需要認識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要求上層建筑特別是政府職能進行革命性變革:進一步簡政放權,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涉及面廣、觸及利益深。

  敢于進行破除利益固化藩籬的斗爭。所謂利益固化藩籬,主要表現為將公共利益圈占為極少數人的利益,從而損害人民利益和國家利益。當前,利益固化藩籬的存在影響社會發展進程,銷蝕人民群眾對改革發展成果的獲得感,更破壞社會公平正義,人民群眾對此意見很大。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我們既面臨思想觀念的障礙,更面臨利益固化的藩籬。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是一塊更難啃的硬骨頭,是一場深刻的斗爭。盡管“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但新的偉大斗爭要求我們必須徹底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如果利益固化藩籬不破除,各種利益關系就協調不好,各種矛盾就處理不好,就會導致問題激化,嚴重時就會影響我國發展進程。

  善于進行法治基礎上的斗爭。“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重要新特點就是斗爭,這種斗爭不是革命戰爭年代那種疾風驟雨式的群眾性階級斗爭,也不是社會主義建設初期那種大規模的群眾運動,而是在建設法治中國大背景下所進行的斗爭。我們必須把依法治國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黨和國家工作納入法治軌道,堅持在法治軌道上統籌市場力量、平衡經濟利益,依靠法治解決各種復雜的經濟問題,確保我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堅持運用法治精神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處理社會矛盾,依靠法治化解各種社會風險,確保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

  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進行的突破遏制、補齊短板斗爭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它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展現了中華民族輝煌的未來,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但是,實現這樣一個偉大夢想,不可能一路坦途,必須突破國際勢力的遏制、贏得科技競爭的勝利。

  用充分的斗爭準備突破國際勢力對中國的遏制。習近平同志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我國越發展壯大,遇到的阻力和壓力就會越大。”阻力和壓力最主要的就是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新干涉主義。這些因素的存在,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面臨三大危險:國家被侵略、被顛覆、被分裂的危險,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被破壞的危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進程被打斷的危險。因此,必須做好兩方面的斗爭準備:一是反分裂斗爭,堅決打擊“臺獨”“藏獨”“東突”等分裂勢力的破壞活動,防范國際暴力恐怖活動向我境內滲透,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二是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扎扎實實把軍事斗爭準備提高到一個新水平,使我們能夠應對各種國際變局。為此,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與時俱進加強軍事戰略指導,高度關注海洋、太空、網絡空間安全,積極運籌和平時期軍事力量運用,不斷拓展和深化軍事斗爭準備,提高以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能力為核心的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

[責任編輯:李澍]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