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共產黨人以解放全人類為己任,堅定理想信念是其本質使然。習近平同志指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他還強調:“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寬了,心胸就開闊了,就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在勝利和順境時不驕傲不急躁,在困難和逆境時不消沉不動搖,經受住各種風險和困難考驗,自覺抵御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馬克思主義是共產黨人的老祖宗和靈魂,《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它給共產黨人提供了行動綱領。《共產黨宣言》論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使命和自身要求,特別是強調了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重要思想。共產黨是近代工業社會勞資對立的產物,它一誕生就向世人宣告:黨沒有自己的私利,它的利益是無產階級的利益,是廣大人民的利益。如果黨有了自己的私利,它的任何奮斗都將失去意義。共產黨是無產階級、廣大人民和整個民族利益的忠實代表。因此,共產黨人要堅定理想信念,就要搞清楚、弄明白人類是從哪里來的、要到哪里去,歷史是怎么走過來的、要怎樣走下去,這些問題都是大本大原的問題。這些問題搞清楚了、解決好了,我們的黨員、干部就能堅持黨的最高綱領和遠大理想不動搖,同時又能帶領群眾為實現現階段的基本綱領而努力,立足本職做好工作。路是人一步步走出來的,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最終實現,要靠每個歷史階段中的每個人的當下努力和積累。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在我們黨90多年的歷史中,無數共產黨人不惜流血犧牲,靠的就是堅定的理想信念。盡管他們知道,自己追求的理想并不會在自己手中實現,但他們堅信,一代又一代人為之持續努力,一代又一代人為此作出犧牲,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實現。黨的創始人之一李大釗為了傳播馬克思主義,在軍閥的絞刑架下英勇就義。抗日英雄楊靖宇在冰天雪地的山林里與日寇激戰數日,在只剩下一個人的情況下,仍然毫不畏懼,頑強抗擊,最后壯烈殉國。當敵人剖開他的腹部看到胃腸里是未能消化的枯草、樹皮和棉絮時,無不震驚。毛澤東同志為革命犧牲6位親人,徐海東同志的家族犧牲70多人,賀龍同志的宗親中犧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050人。在革命戰爭年代,革命先烈在生死考驗面前之所以視死如歸,就是因為他們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在和平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新時期涌現出的雷鋒、王進喜、焦裕祿、錢學森、谷文昌、孔繁森、楊善洲、沈浩等一大批先進模范人物,他們之所以能夠助人為樂、無私奉獻,攻堅克難、勇挑重擔,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業績,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作出巨大貢獻,也是因為他們有堅定的理想信念。
如果從反面典型和實例看,正像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樣,“事實一再表明,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形象地說,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革命戰爭年代,有的黨員經不起“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叛黨投敵,當了叛徒,當了怕死鬼。和平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新時期,也有一些黨員和領導干部經不起執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外部環境的考驗,腐化墮落,變成腐敗分子,走到黨和人民的對立面。究其原因,也是他們忘了根、忘了本,忘記了初衷,動搖了理想信念。他們是“缺鈣”的人、得了“軟骨病”的人。當前,從我們黨的干部隊伍狀況看,大多數干部理想信念是堅定的,政治上是可靠的。“同時,在我們的干部隊伍中,也有的對共產主義心存懷疑,認為那是虛無縹緲、難以企及的幻想;有的不信馬列信鬼神,從封建迷信中尋找精神寄托,熱衷于算命看相、燒香拜佛,遇事‘問計于神’;有的是非觀念淡薄、原則性不強、正義感退化,糊里糊涂當官,渾渾噩噩過日子;有的甚至向往西方社會制度和價值觀念,對社會主義前途命運喪失信心;有的在涉及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等原則性問題的政治挑釁面前態度曖昧、消極躲避、不敢亮劍,甚至故意模糊立場、耍滑頭,等等。”這些現象和問題,應引起我們全黨的高度警醒和注意。
堅定理想信念既是原則,也很具體。從具體內容上講,按照黨章對黨員所盡義務的要求做到了、做好了,就是理想信念堅定的表現。習近平同志指出:“今天,衡量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領導干部是否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是有客觀標準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奮工作、廉潔奉公,能否為理想而奮不顧身去拼搏、去奮斗、去獻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共產主義理想是偉大的,但要經過相當長的歷史階段才能實現。社會主義是崇高的,為社會主義奮斗是值得的。這同時也是為共產主義奮斗。習近平同志強調:“沒有遠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離開現實工作而空談遠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我們每一名共產黨員都應該按照這樣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斷實踐,不斷加以錘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