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對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支持
河南省作為農業大省,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十分迫切。農業現代化必然涉及土地、勞動力、資本三大生產要素的整合和統一,這就要求農村土地制度與農村金融制度的改革與創新相結合,即大力完善農地金融制度。
加快發展農地抵押貸款融資體系。農地抵押貸款是農地金融的核心,是拓展農業融資渠道、優化農業資源配置的重要舉措。為此,要進一步推進全省土地確權工作,搶抓時機,確保年底前基本完成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從法律上明確土地產權歸屬。要大力培育發展土地流轉中介服務體系,構建區域內統一的農村產權交易市場,減緩地方政府行政性干預對流轉價格的定價偏差,促進農地價值發現,保障土地流轉中的農民權益。還要加快農村征信體系建設,健全農村信用環境,營造良好的信譽氛圍,充分發揮聲譽機制對農地抵押貸款的促進作用。
積極探索農地信托、農地債券等農地證券化形式。農地證券化有助于充分整合資本與銀行兩個市場優勢,是農地抵押貸款融資的有益補充,目前部分省份已經開始嘗試。從中國農村土地貨幣化、資本化的改革方向看,促進農村土地的資產證券化是大勢所趨。借鑒其他地區經驗,河南省可采用試點方式推進,尤其是重點考慮推進農地信托模式,嘗試與大型信托公司合作,逐步構建以商業性信托公司主導的混合型信托模式,充分發揮其在促進土地流轉及資金募集方面的市場化優勢。
構建農地金融的風險分擔、補償及防范機制。農業經營的弱質性以及農地抵押市場的不健全,使農地抵押貸款中蘊含潛在風險,農地金融制度設計需要加強風險管控與防范能力。要大力發展融資擔保體系,發揮政府資金引導作用,積極鼓勵商業性擔保公司介入,完善擔保與反擔保體系。要積極推進農地抵押融資的風險補償機制建設,構建“風險共擔、合作共贏”的風險補償體系。還要積極完善潛在失地農民的權益保護機制,加快農村社保體系建設,防范農村金融領域的系統性風險。
金融對航空港建設的支持
鄭州航空港是唯一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航空港綜合實驗區,不僅為現代空港經濟的發展營造了良好條件,還為整合物流、信息流與資金流,創新區域金融發展模式提供了良好機遇。
依托航空港積極開展航空租賃業務。河南省可考慮借鑒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的SPV租賃業務模式,成立航空租賃公司,并給予相關的扶持與優惠政策,大力鼓勵租賃公司通過增資擴股、兼并重組等手段擴大經營規模,以融資租賃支持空港經濟發展。
大力發展離岸金融業務,打造離岸金融中心。要加快推進河南自貿區申報工作,把航空港離岸金融建設與自貿區建設相結合,推進體制機制創新。考慮在航空港區內通過稅收優惠、政策扶持等手段,鼓勵金融機構在航空港開展離岸金融業務,建立離岸資金向境內企業提供外匯貸款的轉換機制,拓展境內企業融資渠道,拉動區域經濟發展。
開展以供應鏈融資為核心的航空物流金融服務。供應鏈融資正日益成為空港物流的延伸,是航空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考慮在航空港內搭建供應鏈融資平臺,實現銀行等金融機構與供應鏈企業的有效對接,鼓勵金融機構開展出口應收賬款融資、出口商業票據融資等各類供應鏈融資業務,為實體企業提供一體化綜合金融服務。
金融對地方國企改革的支持
截至2015年底,河南省國有資產總額達到2.4萬億元,深化國企改革已成為推動供給側結構調整,盤活存量資產的關鍵,這需要發揮金融的支持作用。一是要利用境內境外兩個市場,采用資產注入、吸收合并、首發上市等方式加快推進省內國有企業的整體上市進程,促進國資管理體制向“管資本”轉變,構建新型國有資產經營主體,構建新加坡“淡馬錫”模式。二是要積極利用資本市場,推動優質特色資源的兼并重組,引導省內國有資本向重要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領域、地方特色優勢產業、需要政府投資引導的戰略新興產業集中,并不斷從不具優勢的一般競爭性領域退出,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提升國有資本在關鍵領域的控制力,搶占發展制高點。三是要通過引入創新型金融工具,加快股權激勵、員工持股等市場化激勵機制建設,培育職業經理人,構建省內國有企業的長效激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