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 劉超
山東省經濟發展迅速,GDP總量已經連續五年排名全國第三,并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但是與發展穩定的經濟環境相比,山東省金融產業發展還是相對滯后,金融產業整體實力不強,金融在區域發展中發揮的作用不明顯,形成“金融抑制”,區域金融發展程度遠遠落后于東部其他省份。金融產業發展規模在全省經濟總量中占比過低;金融組織結構不合理;金融產業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金融環境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金融監管力度不夠等發展問題較為突出。
劉超教授的課題組以系統科學研究體系為指導,圍繞山東省金融產業系統優化機制相關問題開展一系列研究,主要包括金融系統穩定性傳導機制研究、貨幣政策傳導及優化機制研究、山東省區域協調發展機制研究、山東省政府行為與金融產業發展機制研究等,其中政府金融努力與金融產業優化發展相關研究是課題組研究的重點。
課題組從山東省政府金融努力的角度出發,研究政府金融努力與金融產業發展之間的關系,在構建政府金融努力模型的基礎上,對2001-2014年山東省政府金融努力狀況進行分析,對山東省金融產業優化中政府角色的調整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具體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研究內容:
第一,山東省金融產業發展現狀分析。本部分對山東省經濟及金融發展的優勢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特別分析需要通過政府引導和鼓勵進行的優化。
第二,政府金融努力模型分析。建立政府金融努力模型,從政府金融努力的預期成本(政府干預金融機構行為所產生的談判成本;地方政府過度的金融干預行為可能遭致的上級政府的懲罰;地方政府金融努力可能帶來的區域金融環境破壞導致的區域金融風險等)和預期收益(區域金融資源增量;金融發展推動的地區經濟增長;地區經濟增長帶來的地方主要官員政治職位的晉升等)分析政府金融努力的動因和機理。
第三,山東省政府金融努力測度。山東省2001-2014年政府金融努力度在1左右,從2009年開始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這說明我省政府對金融在經濟中作用的認識加強,不斷的通過各項政府努力措施促進金融對經濟促進作用的發揮。
第四,結合山東省金融發展現狀提出政府金融努力的政策建議。從政府角色由注重監管逐步向監管、服務并重轉化;有效引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積極化解人民幣納入SDR帶來的金融風險;加強小額貸款企業的風險監管;注重優質金融人才引進,培養現代化綜合金融人才,提出山東省政府金融努力的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