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強調的是,民營企業應該有趕超國際一流水平的技術目標。我國要贏得全球競爭優勢,在重要工業領域占有一定市場份額,就必須做到在相關領域達到和保持技術水平領先一代到兩代。比如在節能環保技術上,我們要努力趕超發達國家,才能達到中國老百姓對良好生態環境的要求。現在中國的霧霾比較嚴重,節能減排要做得比美歐日等發達國家更好,才能在大幅減少霧霾的同時,促進中國裝備產品競爭力的提高。在制造業創新發展的新時期,我國企業技術趕超的空間很大。我到北航的3D打印實驗室看過,它用激光、鋼鐵、鋼鐵合金燒堆出來的增材制造,可以一次性做出航空飛機的重要部件,像發動機渦輪盤,但缺點是耗時太長。如果打開思路,用上百個激光噴頭、上百個燒焊點一塊往上堆,這樣三五天就能做出一個產品,就能形成產業化,包括電機、鍋爐、汽輪機、水輪機等整體水平就能上一個層次,站在國際工業工藝的前沿領域。在現代技術上,民營企業已經占有一席之地,但還要樹立國際領先的目標,敢于關注、嘗試和探索最先進的工藝和技術。
推動融合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闡釋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關系時,強調兩者應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積極穩妥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應該看到,通過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相互參股、融合發展,形成股份上混合、技術上整合、產業分工上配合,可以打造現代經濟的產業鏈,不僅國有企業獲益,民營企業也可以獲得新的發展空間,邁上新的發展層級。要打破一些大型國有企業僵化的股權制度,在全國和全世界范圍尋找技術先進的中小企業,推動大小企業相互參股,把產業鏈的碎片整合起來。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可通過三個層面相互參股、相互融合。首先,要明確合作協議。國有企業沿著產業鏈,在全國范圍內篩選若干掌握關鍵技術的民營企業,兩者簽訂經主管部門認可、標準化的股權合作協議,國家有關部門以批復、核準、備案等形式認定,表明國家支持高技術類民營企業發展的鮮明態度。其次,要明確利益分配機制。國有大企業和民營中小企業互相參股,最好是企業之間保持互相合資的狀態,兩者能夠獨立經營,而且有足夠的利益回報,這樣才能長期維持下去,大企業負責整機交貨、調試、安裝,小企業像啄木鳥那樣不停地鉆研,完善工藝、提高水平。再次,要明確技術要求。明確小企業要解決大企業的什么技術難題,要什么技術指標,會得到多少回報,這樣技術才能不斷進步。總之,國有大企業與民營中小企業要用協議、利益、技術牢牢捆成一體,實現良性合作,形成一條完整的技術鏈、產業鏈,結成共同利益鏈和價值鏈,提高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在全球競爭中煥發活力。
加快“走出去”步伐。“走出去”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戰略,也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戰略,帶來了許多難得的重大機遇,民營企業完全可以深度參與其中。在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服務國家“走出去”戰略中,民營企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國內企業“走出去”、實施“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力量。在開拓國際各領域市場、引進國際先進技術等方面,民營企業有很大的靈活性,更適應國際市場合作,往往能夠領頭打開合作局面。隨著“一帶一路”戰略深入推進,沿線經濟體的市場、資金、資源都將為我國企業提供新的機遇,民營企業要拓展全球視野,密切關注和跟蹤全球產業格局的新一輪調整,發揮自身優勢,創新對外合作方式和載體,組合多種資源組建重大項目聯合體,加強與國有企業在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共同提高“走出去”實效和國際競爭力。
三、優化發展環境,進一步激發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活力和創造力
經過全社會長期不懈的努力,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已經形成,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迎來前所未有的良好政策環境和社會氛圍。同時也要看到,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配套措施還不是很實,政策落地效果還不是很好。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提出“五個著力”,指明了完善發展民營企業政策環境的具體路徑,在深層次上涉及到金融體制、投融資體制、公共服務體制、行政審批制度等重點部位、關鍵領域的改革,必將為非公有制經濟再創巨大的改革紅利和優良的發展環境。其中,融資難是長期困擾民營企業發展的“老大難”,切實加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破解融資難問題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務實之舉。我國銀行業規模很大,但控制銀行信貸風險的基本方法都是用抵押物質押物做擔保,而抵押物質押物基本都是固定資產,有的地方干脆變成了土地,容易引發房地產泡沫風險。現代金融要看企業的發展潛力和技術的領先程度,要以技術和技術產生的市場作為還款現金流的來源,判斷風險大小。與不動產一樣,有市場的工業技術和產品也有價值。因此,在國家重點領域的產業鏈上,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都應被視為國家、社會、產業鏈的同等重要組成部分,給予同等風險權重的信用等級,給予同樣有力的金融支持。要大力發展產業鏈融資,可以由大型國有企業牽頭組織上下游的骨干民營企業,共同制定產業鏈發展規劃,提出產業鏈融資要求,對接多家金融機構組成的產業鏈銀團,讓金融機構沿著產業鏈組織融資。這樣,產業鏈融資能夠有效實現上下游企業之間、大企業和小企業之間的增信,有效應對經濟波動給單個企業帶來的金融風險。
優化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還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概括的“親”和“清”兩字,推動政商關系在界限分明、關系清白、公開透明、依法依規的軌道上密切互動、良性互動。對待民營企業,要基于對國家發展和人民福祉的責任感同企業家真誠交往、清白交往,真正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努力營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法治環境、市場環境、社會環境。許多民營企業家是成功人士、社會公眾人物,自身的修養、思想建設要不斷加強、不斷提高,這是社會各界的共同愿望和要求,也與中國傳統文化要求相一致。民營企業家在經營上要守法廉潔,靠勤勞努力、聰明才智致富,更好地在社會上起到公眾人物的表率和模范作用。同時,在個人生活中要儉樸,和普通群眾要有更多共同語言、更多聯系接觸,讓老百姓感到企業家生活方式非常健康,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人民政協人才薈萃,政協委員來自社會各界,其中有許多是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更要樹立好自身形象,發揮好表率作用。同時,人民政協要發揮代表性強、聯系面廣、包容性大的優勢,充分履行協商建言、凝心聚力的職責,深入宣傳黨的政策,積極宣傳正面典型,對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加強調查研究,積極獻計出力,更好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展望未來,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前景光明而廣闊,使命重大而光榮。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引向深入,同心協力、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開創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新局面,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