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我們的核心價值觀
——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論述
北京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時代的制高點上,深刻論述、反復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大推進了我們黨對于核心價值觀的認識,為在新形勢下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
一、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任務,是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對于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系社會和諧穩定,關系國家長治久安。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精神,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價值觀念。國有四維,禮義廉恥,“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核心價值觀就是一個國家的“維”、“綱”,是一個國家、民族的發展方向和精神旗幟,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沒有了核心價值觀,一個國家、民族就沒有凝聚力、向心力和發展動力,就會成為一盤散沙和空中浮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莫衷一是,行無依歸,那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無法前進。”我國是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56個民族的大國,確立反映全國各族人民共同認同的價值觀,使全體人民同心同德、團結奮進,關乎國家前途命運,關乎人民幸福安康。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轉型、矛盾凸顯的關鍵期,思想領域復雜多變,各種思潮此起彼伏,各種觀念交相雜陳,不同價值取向同時并存,凝魂聚氣、強基固本變得尤為迫切和重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有效引領整合紛繁復雜的社會思潮,有效避免利益格局調整可能帶來的思想混亂,形成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治理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關鍵是要立規矩、講規矩、守規矩。法律是一個國家的規矩,而核心價值觀也是一個國家的“規矩”。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有了這個標準,人們就知道該追求什么、舍棄什么,遵循什么、反對什么;就分得清美丑、善惡、好壞。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培育和弘揚核心價值觀,有效整合社會意識,是社會系統得以正常運轉、社會秩序得以有效維護的重要途徑,也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搶占價值體系制高點的迫切需要。當前,圍繞發展模式和價值觀的競爭日益凸顯,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日趨頻繁,意識形態領域滲透與反滲透的斗爭尖銳復雜。伴隨著中國舉世矚目的發展進步,中國發展模式的影響也日益擴大。西方一些勢力雖然不得不承認中國的改革發展成果,但從來沒有也不可能認可中國的價值體系和政治制度,他們仍抱著意識形態偏見和冷戰思維不放,把中國的發展壯大視為對西方制度模式和價值觀的威脅。我國將長期面對西方遏制、促變的壓力,而意識形態滲透、價值觀顛覆是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推行西化、分化戰略的主要手段。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自己的價值觀,或者自己的價值觀不鮮明,對自己的價值觀不自信,在這場價值觀的對抗中就會敗下陣來,就會不打自垮,成為別人價值觀的附庸。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加快構建充分反映中國特色、民族特性、時代特征的價值體系,努力搶占價值體系的制高點。”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西方價值觀根本不同
價值觀是人類在認識、改造自然和社會的過程中產生與發揮作用的。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由于其自然條件和發展歷程不同,產生和形成的核心價值觀也各有特點。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核心價值觀必須同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相契合,同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人民正在進行的奮斗相結合,同這個民族、這個國家需要解決的時代問題相適應。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集中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它體現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要求,展示了社會主義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層面的質的規定性,凝結著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的價值表達。它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立場,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它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它不僅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承接,而且積極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不僅具有民族性,而且具有時代性;它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的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續寫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西方國家的核心價值觀根本不同。我們講的民主,是人民民主,是人民當家作主;我們講的自由,是人民民主專政下的自由,是同紀律有機統一的自由;我們講的公正,是人人平等、人人享有的公正,等等。不僅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這些價值理念與西方國家的根本不同,而且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等價值理念也根本不同,因為西方國家鼓吹的價值理念反映的是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知道自己是誰,是從哪里來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對了,就要堅定不移朝著目標前進。我們黨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確回答了當代中國和中華民族的定位和發展方向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要求,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層面的價值要求。這個概括,實際上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這樣的價值觀與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是相契合的。中國古代歷來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某種角度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是個人層面的要求,齊家是社會層面的要求,治國平天下是國家層面的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它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共同認同的“最大公約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當代中國,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應該堅守什么樣的核心價值觀?這個問題,是一個理論問題,也是一個實踐問題。也就是說,核心價值觀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提出什么樣的核心價值觀,不僅要從理論上考慮,而且要從實踐角度考量,要根據我們當前的發展階段、時代特征和實踐要求,來確立核心價值觀。我們提出的以“三個倡導”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經過反復征求意見、綜合各方面認識才提出來的。它緊扣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主題,結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經驗,傳承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寄托著近代以來中國人民上下求索、歷經千辛萬苦確立的理想和信念,承載著我們每個人的美好愿景,得到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廣泛認同,是當代中國社會在價值領域的“最大公約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