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經濟學家、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許小年在深圳舉辦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企業轉型》論壇中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點是從原來強調政府拉動需求轉向強調企業提高效率?!爸挥衅髽I提高了效率,才有利潤,有了源源不斷的利潤,企業才能投資,這樣的投資才是可持續的。”許小年說。
為什么要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現在政府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論壇上,許小年指出,有兩種增長模式,第一種叫數量型增長,另一種叫效率型增長。前者單純依靠增加投入,企業采購更多的設備,建更多的工廠,雇更多的工人就能夠增加產出和銷售額;后者不用增加資本,也不用增加勞動,通過提高技術水平,同樣的資源投入可以得到更多的產出。
“這兩種增長模式的根本性區別就是增長的可持續性?!痹S小年分析說,數量型增長沒有可持續性,原因是資源再多也是有限的,如果一個企業單純依靠增加資本、土地、勞動力,其規模擴張最終會受到它所能支配的資源限制,“對于國家也一樣,資本數量、勞動力是有限的,不可能無限增加”。
數量增長模式不可持續的第二個原因是資本的邊際收益遞減,“在技術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投資越多,產能越大,產品的價格越低,單位投資的收益就越低,等到新增投資的收益等于零時,再拉動投資,經濟也不增長了”。
過度依賴投資拉動的后果除了產生大量的過剩產能,還有不斷上升的債務風險。投資的資金從哪來?主要是銀行貸款?!皬你y行借錢不能永遠借下去,借多了還不了,會出現債務危機?!痹S小年說。
單純依靠拉動需求刺激經濟增長的模式行不通了,這是轉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宏觀大背景。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核心是什么?
到底什么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許小年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就是強調企業提高效率,“只有企業提高了效率,才有利潤,有利潤才能投資。企業效率高了,才能給員工加工資,收入提高才有消費需求”。法國經濟學家薩伊說,供給決定需求,道理就在這里。
薩伊認為,拉動需求的政策在供給側積累了越來越高的風險,過剩產能、庫存和杠桿像三座大山,壓在經濟和企業的頭上,實施供給側政策的第一件事就是化解風險,去杠桿、去庫存、去產能,搬掉三座大山;第二要促進企業轉型,鼓勵企業創新,提高企業效率。
如何提高企業的效率?許小年開出了三副藥:第一是減稅。減稅的意義不僅在于減輕企業的負擔,幫助它們渡過當下的難關,更重要的還在于把更多的資源交給企業和市場來配置而不是政府來配置。第二是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要求,讓市場發揮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推進市場化改革,放松和解除管制,開放行政壟斷行業,創造更多的投資機會和就業機會。政府可以考慮出售部分非關鍵性資產,降低政府負債,或者用來補充國有銀行的資本金。第三是按照十八屆四中全會的要求推進司法改革,加強對產權的保護,穩定預期,鼓勵長期投資,特別是對創新極為重要的研發投資。
上一篇:從三方面推進供給側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