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常紀文
●隨著工業化向內地快速推進,東部和沿海地區以前遇到的環境問題開始向內地蔓延。如湖北、江西、湖南等中部地區部分農村的環境污染呈現惡化的趨勢。
●中部地區的農村環境污染問題,是農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農村、農業發展仍然不足導致的問題,是生產和生活交匯產生的問題,是城鄉一體化初期統籌能力不足產生的問題,具有歷史必然性和發展性。
●“十三五”規劃建議對今后五年農村環境污染的防治作了部署,提出“農村和城鎮環境污染防治工作并重”。在“十三五”規劃建議的指引下,一些部門正在編制環境保護、農業發展、城鎮建設等方面的規劃。目前,《水污染防治法》正在修改,《土壤污染防治法》或者《土壤環境保護法》正在起草。這些工作,都應直面中部地區工業化進程加快導致的現實環境問題。
目前,沿海地區農村的環境污染正通過城鄉一體化的措施予以統籌解決,而隨著工業化向內地快速推進,環境問題開始向中部地區蔓延。為此,應當采取系統性措施予以應對。
中部農村環境污染呈惡化趨勢
中國的經濟發展呈現不均衡的局面。其中,東部地區、沿海地區和一線重點城市正在完成工業化進程,因為具有技術、資金和人才的支撐,城市環境污染治理目前已經得到有效的控制,生態建設也得到加強。總的來說,正通過城鄉一體化的措施予以統籌解決。“十三五”末期,這些地區的環境整體能夠得到有效的改善。
隨著工業化向內地快速推進,東部和沿海地區以前遇到的環境問題開始向內地蔓延。如湖北、江西、湖南等中部地區部分農村的環境污染呈現惡化的趨勢,表現最為突出的是垃圾污染、水體富營養化和工業水污染。
此外,由于西部地區在未來的15年,工業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2030年左右整體完成工業化進程,東中部地區和重點一線城市的農村以前和現在所遇到的環境問題,將是西部地區農村未來所要遇到的環境問題。因此,也必須要有心理準備,提前采取一些措施,予以預防。
七大原因造成中部農村環境污染加劇
中部地區環境污染加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農業生產方式轉變。
以前由于勞動力價格低廉,農民在農田中精耕細作,農業勞力占農業投入比重很大。現在勞動力價格昂貴,農民很少下田干活,除草劑、殺蟲劑、化肥大量使用,農家肥基本不用,導致農村水體面源污染嚴重。另外,為了迎合城鎮和農村的生活需求,農民占用耕地或者破壞耕地,集約化養魚、養蝦、養畜禽的現象常見,飼料、藥品的使用對水環境的質量產生威脅。